首页 -> 2006年第4期
语文综合性学习初探
作者:杨前富
回顾一年多的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我深切地感受到,新课程的作文教学体系与以往的教材有了较大的改变,可以说这是语文教材变化最大的一部分内容。新教材把作文训练放在综合性学习中,其内容丰富多彩。例如,七年级上册的六次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是:这就是我,漫游语文世界,感受自然,探索月球奥秘,我爱我家,追寻人类起源。
显而易见,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定位十分明确。首先,突出了综合性,包括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这四个方面的结合,也包括了跨学科领域内容的综合。其次,强调实践,因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等几个方面。再次,体现自主,主要由学生自己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
开始进行综合性学习时,我很高兴,因为我觉得新教材将作文训练融入丰富多彩的综合性活动中去。我甚至替学生欣喜:再也不用去写那些枯燥乏味的作文啦!然而,活动课下来,离我想象的效果相距甚远,我在现实面前犯难了:我校处于农村,学生家庭条件不好,家里书籍很少,因特网等现代化的信息库还没有进入农村家庭,首先学生在资料占有上就有很大难度。其次,农村孩子都比较胆小,性格内向,表达能力较差。在开学第三周自我介绍活动中,尽管同学们课前都作了准备,但到了台上仍是姓名、年龄、性格、爱好四个内容,总是干巴巴的几句话,台下同学开始觉得有趣,不久就觉得淡而无味了。有的同学上台根本无话可说,原本认为生动活泼的活动课,却是死水一潭,更无新意可言。
后来我反思了这次教学活动:首先,我过高地估计了学生的说话能力,认为学生谈自己应该有话可说,故准备不足。其次,自己在活动前也没有对学生的情况作过多地了解,对活动情况也没有作及时指导。这节失败的活动课使我认识到:综合性学习课绝不等同于作文课,也不等同于以往的活动课。师生都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语文综合性学习注重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设计,自主探究,发掘利用课外、校外的学习资源,让学生自己开展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灵感。于是在学完第四单元后,我又设计了一堂综合性实践课——月亮的心声。这个活动分为三个主题:赏月、思亲、月亮的心声。基于我对古诗词的钟爱,于是设想以诗词激发学生活动的热情。每天课外活动时间,我便在黑板上抄一首诗词供学生欣赏,有时上课时引用一两首诗歌,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课后指导学生积累、转抄一些优美的诗词,于是我很自然地向学生提出活动内容:《月亮的心声》。要求学生搜集关于月亮的诗句和以诗表达对亲人思念的诗词,从而感受中国古代诗词的文化魅力。同时让学习委员了解学生准备情况并把学生分为三个小组。活动内容分为:赏月——思亲——月亮的心声三个部分。前两部分由学生收集材料,教师补充指导,后一个部分由学生发言,谈对诗词的理解或仿写,交流自己的创作材料,对出色的同学进行奖励。因而这次活动课,气氛浓、水平高。师生共同认识到:学习语文不仅仅来自课本与课堂,生活到处有语文,结果那节课布置的作文同学们欣然接受。课后想起来,一堂成功的综合性学习课,需要注意几点:
1.布置任务,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目标要明确、具体。
2.调查学生兴趣爱好,以确定活动内容。
3.帮助学生查资料、补充资料。
4.鼓励学生,调动他们的活动热情。
5.课前培养主持人和活动骨干。
6.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调控。
课后,老师和部分学生议论纷纷,有的赞成,有的质疑:这样的课是否浪费时间,考试又不考。其实,我也时常在想这个问题,但通过一年多来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研究、实践、探讨,我认为综合性学习课与语文考试是不相背的,不管将来的考试形式如何改变,综合性学习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是大有益处的。当然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也遇到过许多困惑:首先是考试这个指挥棒的压力,学校主管部门和社会都盯着学生成绩,而活动对学生能力的提高又不会立竿见影,一但成绩上不去,他们便认为这是花架子。其次,学生需要一些社会活动,问题最大的又是安全隐患。再次,学生对综合性学习兴趣有,但动手能力不够,多数愿意参加,但依赖思想严重。另外,教学时间紧,学生面对各科的作业压力,教师还有授课的压力,而综合性学习则需要更多的时间,故与学生学习有一些冲突。
当然,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都需要时间的考验,需要等待人们去充分认识,我相信,只要老师充分认识到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性学习在语文学习中一定会发挥出其独特的作用。
单位:湖北利川市汪营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