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古诗鉴赏中联想和想象的运用

作者:杜兴国




  古典诗歌的形象多解性、情感含蓄性、语言跳跃性以及时空的久远等因素成为鉴赏者准确把握其“诗情画意”的瓶颈。教学中,教师费力、学生耗时,却往往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如何走出这种尴尬的境地呢?实践证明,引导学生在理解领悟诗歌字面意思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认识和体验,进行课内课外、天上人间、古今中外超越时空的联想和想象,使诗歌的文字符号变为多姿多彩的立体画面,有助于学生拓展思路、活跃思维,有助于学生进入欣赏的更高层次——在“采菊”(欣赏活动)的悠然中,窥视“南山”(诗歌内容)的幽远之态,从而为学生鉴赏古诗打开了另一扇窗,增强了鉴赏的广度和深度。
  所谓联想,就是人们在观察的基础上,由当前的某一事物回忆或迁移另一有关事物的思维活动。联想,侧重于多个信息的横的联系,是想象的初级形态。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鉴赏中首先应启发学生运用联想的方式,就古诗某一点进行发散思维和多角度思考:欣赏“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可联想林逋的同题诗中“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枝”的诗句来对照,还可联想李商隐的《忆梅》“定定位天涯,依依向物华。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等;欣赏苏轼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可让学生联想李白以寄欢愉之情的诗句“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以明月衬幽静之境的诗句“我歌月徘徊,我舞月零乱”等;讲白居易的《忆江南》,可以用杜牧缩千里于尺幅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诗句来作“江南好”的注脚。这样,可启发学生积极地、有意识地去思考、去捕捉有关联的诗词名句或事物,既丰富了课堂内容、拓宽了学生思路,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诗句内涵,又激发了学生的悟性和灵性,收到“双赢”之效。
  所谓想象,就是人们在感知客观事物的基础上,对过去经验进行改造和重组合成新的形象,从而建立起新的有价值东西的心理过程。想象,侧重于一个信息或多个信息的纵向深入,是联想的高级阶段,也是创新意识、创造思维的充分体现。在古诗鉴赏中运用想象,可启发学生就诗歌中关键字词或优美画面进行拓展思维,进行再造想象,使无声的铅字变成激情的语言,使无形的画面变为栩栩如生的形象。宋朝文坛巨擘苏轼的《望庐山瀑布》历来是教材保留篇目。鉴赏“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两句时可抓住“生”和“挂”这两个动词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山间烟云冉冉上升,袅袅浮游;瀑布像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了一幅清晰的庐山瀑布壮景图。此时恰当地一问:谁能将瀑布这一巨物“挂”起来呢?只有这具备神奇伟力的大自然。使学生既惊叹于“壮哉造化功”,又深得苏诗三味。在教学唐朝大诗人杜甫的“生平第一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学生对“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一联不理解或体味不深。于是,我们便可抓住诗人为何“喜极而泣”这一关键点,适时引入老诗人三年前(公元760年)写的表达自己“漂泊西南”的对故土的怀念及希望早日平定叛乱的《恨别》一诗——“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思家步月清宵空,忆弟看云白日眠。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让学生了解并想象:多年漂泊“剑外”、备尝生活艰辛的老诗人面对国残家破、生灵涂炭的现实,陷入深深的忧虑之中,而这一切又犹如重锤时时撞击着他的心灵;“忽传收蓟北”,这一消息真如春雷乍响、山洪突发,一下子冲开了杜甫郁积已久的情感闸门——战乱将息,乾坤疮痍、黎元疾苦都将得到改变,个人颠沛流离、感时恨别的日子也都将过去,怎能不狂?怎能不喜?怎能不泣?这样,肯定可以超越学生的年龄,打破因时代久远而带来的局限,使学生能置身其中,领悟到更多的东西。
  诗歌的欣赏活动是由诗歌特点决定的。诗歌欣赏是一种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联想和想象活动。达尔文说:“想象是人类最高禀赋之一。人类因此得以把积累下来的形象和思想综合起来,并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奇妙的成果。”爱因斯坦也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诗歌创作离不开联想和想象,诗歌鉴赏也必须运用联想和想象。好诗一定能唤起读者的联想,善于鉴赏者也一定富于联想力。诗歌鉴赏就是运用联想和想象将作品中的语言、声音、色彩、线条等还原为自己曾经有过的类似的阅读体验和生活体验,并走进作品中去认识作者眼中的世界、心里的世界,洞见作者的人品性格。而联想和想象便是“登堂入室”的一把钥匙。借助它,鉴赏者便可以充分调动自己美好的遐想和情思,我们的思维便可能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并循景入境,“再现”“再造”诗歌的情境,走入诗歌鉴赏的新天地。
  
  单位:安徽定远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