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作文语言出彩技巧

作者:林 勇 张 丹




  2006年语文考试大纲修订说明中明确点出高考作文发展等级占20分,这也就是说,作文中有出彩点就能提升到发展等级,没有出彩点,就会属于基础等级。要想作文脱颖而出,就必须有出彩点。多年担任江苏省高考阅卷组组长的何永康教授曾说过:凡高考语文优秀作文必须有光辉。没有太阳,总得有个月亮,没有月亮,总得有个星星,没有星星,总得有个荧火虫吧。如果连萤火虫都没有,那也只能在基础等级徘徊了。
  按考试大纲要求,发展等级有四个项共15个评分点(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评分中很多时候会采用一点评分法,所谓一点评分法,就是以15点中最突出的一点来评分,这一点该得多少分就得多少分,也就是说,有一点突出就可以得到满分20分。语言是学生作文表达思想的一个重要手段,语言优美生动是学生在高考作文中获高分的一个重要因素。笔者认为,要想使语言优美,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使语言富有变化,变得让评卷教师(读者)感到新奇且又符合语法规范。因为新奇,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感觉方式被“创造性地损坏”了,熟悉的东西变得陌生(新奇)了,这样就能唤起人们的审美注意,而不是习以为常地不置一顾。
  古代汉语也讲究变化,它主要是通过句式变化及词类活用来实现的,如“沛公安在”“项伯杀人,臣活之”;而现代汉语变化的方式之一就是通过修辞使语言优美且富有意蕴。那些招之即来的,往往是最缺乏光彩的,只有那些生动贴切、想象奇特、发人所未发、给人以联想的句子,才是成功的,有表现力的。诗人胡玫曾在《心之帆·思》中写道:篱笆深深的小院,我阅读一天星辰,不知谁来阅读我。“阅读”本来是指看(书报)并领会其内容,但在这一小节诗中“阅读”语义起了变化,前一个“阅读”似乎可以用“仰望”来代替,后一个“阅读”似乎可以换成“看望”,换上去固然可以,但却少了许多灵气,诗味大减,缺乏原诗的含蓄和娟秀。原文的诗味从哪里来呢?正是通过修辞并使语义发生变化而形成的。
  恰当使用修辞而使自已的作文出彩的例子也很多。如2005年高考湖北标卷作文《独上高楼》(56分)中就用到这样的句子:在盛唐的华章中,有一个最强盛的音符,那就是你,李白。2005年甘肃优秀作文《拣出记忆里的沙子》一文中写道:人生若是采摘,那么记忆就是陈酿。采摘幸福,陈酿甜蜜;采摘痛苦,陈酿苦涩。可以说,一篇文章取胜的因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语言上的差异,上面两篇高考作文得高分的一个重要原因我想也是在语句的变化上高人一等。
  修辞的方法很多,而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当属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引用等。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曾这样来描绘月下的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连用了拟人、比喻,简直把荷花写活了,可谓形神兼备物性人情统一。连用引用,有时也可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一考生在《选择的真谛》中这样写道:“选择的真谛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睥睨群小;选择的真谛是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伤时忧民;选择的真谛是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情壮志。”当然要达到这一效果,正如泰戈尔说的“最简单的笔调,最艰苦的练习”。熟练地掌握语言,熟练地掌握修辞技巧,才能熟练地运用语言,也才能写出内容充实、语句优美的作文来。我们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要做一个有心人,多积累,多练习,真正地让我们的作文语言生动起来,变化起来,充实起来。
  
  单位:湖北枣阳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