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Q言Q语挑战语文教学
作者:高孟菊
为什么会有这样奇怪的作文语言呢?我搜集了类似的语言,除了以上的两个问题之外,还有在作文语言中杂糅外来词语,以及一些不常用的网络用语。这样的作文语言,如果是不熟悉网络语言的人,是很难读懂的。和学生进行深入的讨论后,我最终明白,原来都是“QQ聊天”惹的祸。这种“网络语言”有个生动的名称叫“Q言Q语”,如用“偶稀饭”表示“我喜欢”,“顶”表示“支持”,“FB”表示“腐败”引申为“吃饭聚聚”,用“PMP”表示“拍马屁”等。这些词语,还入选了2004年“网络十大流行语”。近年来,在诸多因素影响下,学生很早就接触网络,年龄不大,却已是老“网虫”了。因为网络聊天的虚拟性、随意性,学生热衷于这种交流形式。时间一长,这种交流形式悄无声息地影响了学生规范语言的学习和使用。在一定程度上给语文教学带来冲击,成为语文教学中不得不引起重视的挑战。其影响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网上交流,学生多采用拼音输入法,为了加快交流速度,学生也懒得认真选字,交流中多使用谐音字,反应在书面上,别字连篇,读的人要连估带猜才能明白。这种语言现象,在网络交流中被视为正常,有的别字词语使用时间长了,也就约定俗成,甚至成了一种时尚,如用“斑竹”指“版主”,“大虾”指“大侠”等。久而久之,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头脑里逐渐淡漠了正确选用汉字的意识,写作时,顺手写来,也不管语言表达是否正确,自己能明白就行。更别说那些选字能力原本就不过关的学生了,选字意识本来就淡薄,选字的能力再随之降低,作文中自然是别字连篇,让人啼笑皆非了。
二是“QQ聊天”时,语言是唯一的交际手段,姿势、表情、声音等辅助交际手段都用不上,人们采用的是书面语的表达方式,却要力争达到当面口语交际的表达效果。所以“QQ语言”最终表现为口语化,简短零碎,还要尽量掺杂糅合表情、符号、方言、数字、外来语等等,尽量适应小“网虫”们的交流需要。如上述作文中那些方言词语的加入,就是为了达到口语化的效果。特别是近年来,网络语汇的飞速发展己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在网络聊天室,单纯汉字组合的聊天语句被视作“化石级”的“老土”,对于充满好奇心的学生来说,他们当然不会拒绝这有趣的诱惑了。反映在学生作文里,就是分不清口语和书面语在表达上的不同要求,作文语言零零碎碎,且掺杂进不规范的方言,或是外来语汇,语法表达混乱,句子结构不合理,让人无法理解。
三是学生钟爱网络聊天的交流形式,又受到近年风行一时的网络文学的影响,学生作文缺乏整体构思,呈现出网络文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的特点。“QQ交流”虽是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但又不同于当面交流,一些平时不便于当面说的话,借助这种交流渠道,也能得到充分表达。孤独的独生子女,很容易对这种交流形式产生心理的依赖。加之网络文学的盛行,其活泼、随意的风格迎合了学生的欣赏口味,对学生的作文意识影响很大。学生作文时盲目模仿网络文学样式,通篇由“QQ聊天”似的莫名其妙的对话构成,跳跃性极大,结构散乱,更谈不上有鲜明正确的主题思想了。
总之,“Q言Q语”从字词使用、句子结构到文章整体等汉语言组成的各个方面,都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成为语文教育面临的不可忽视的挑战。而学生正处于语言学习的关键时期,作为语文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如何正确使用网络语言以及在语文学习中正确使用汉语规范语言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必须认识到,限制学生使用网络语言显然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科学的,但听之任之,也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抓住这个契机,把这种现象看作是一个教育学生规范用语的好机会,提高学生正确用语的意识和能力。我们要善于利用身边活生生的语言例子,让学生两相比较,通过具体分析,让他们明白语言都有其使用的具体语言环境,网络语言只适用于网络交际,如果在生活或语文学习中滥用网络语言,不仅影响交流,也会防碍自己语文能力的提高,从而提高学生使用规范语言的意识。同时,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也要针对这种语言现象,做具体的指导,如让学生相互查找作文中的错别字,找出作文中使用的不规范的网络用语等,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养成规范用语的习惯,提高选字用字,遵守语法规则等使用规范语言的能力。最后,要倡导学生在网络交流中,尽量使用必要的规范语言,也提高网络语言的使用质量,尽量避免不规范的网络语言对正常的语言学习的负面影响,从多个渠道提高学生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
单位:重庆市黔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