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复句教学六法

作者:郝永茂 赵明奎




  一、定义理解法。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密切联系、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构成的句子。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通读定义,从整体上明白复句是一个“句子”,既区别于单句,又不同于句群或段落。再指导学生抓住其三个要点:“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密切联系”和“结构上互不包含”。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解析例句,加深对复句定义的理解。
  二、特点领悟法。教师先引导学生归纳复句的主要特点:分句结构相对独立,分句构成多为主谓句,构成方式的词语关联法和语序相接法,语气首尾贯通,然后引例解析。第三步,要求学生将理与例渗透思考,再举例佐证。例含其理,理会于心,举一而反三。
  三、结构分解法。此法宜将单句和复句比较进行。它涉及到单句结构及成分划分的知识。因此,教学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首先,引导学生回顾有关单句的知识;然后举单句和复句各几例进行分析,重点把握徨句子的主干,尤其是谓语中心语;第三步归纳出复句区别于单句的结构特征:有两套或两套以上的结构中心。值得提醒学生注意的是,要慎对省略句。
  四、意义比较法。基本分析方法还是“引例——分析——归纳”。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两个方面:一是单复句的区别。从语义角度来讲,单句的语义重在强调前后语义的相同性,而复句的语义重在表现前后分句的相关性;单句的语义容量小,而复句的语义容量大。二是不同类型复句的区分。这主要是比较分析构成的各分句之间的逻辑事理关系。多数复句类型的意义区别明显,学生容易把握,如并列复句和递进复句。并列复句在语义顺序上可以不分先后,而递进复句则不然。最难辨析的是因果复句、条件复句和假设复句,它们在语义上都存在“条件”和“结果”的关联,区别主要在于二者的“虚”与“实”,“真”与“假”,要细加揣摩。
  五、词语识记法。这种方法是指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复句的最直观的方法。据《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北京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出版)和胡裕树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中编录的关联词语在50个左右,不少是成对搭配使用的,现枚举如下:因为……所以……,既然……就……(因果关系);不是……而是……,既……又……(并列关系);如果……就……,即使……也……(假设关系)等等。为了方便学生识记,可编拟如下顺口溜:因为所以既然就,不是而是(并)既又;如果那么即使也,只有才(条)无论都;不但而且(递)更还;(选择)要么宁可也;然而不过虽然但。归纳虽然不够科学,但适合学生识记。其他的像承接复句、解说复句、目的复句、连锁复句等类型,形式较为特殊,学生只要认真研究一下,那是不难掌握的。
  六、情景演练法。教师在教学或与学生谈话时,有意识地运用复句,尤其是带有关联词语的复句,用重音暗示关联词语或其他关键性的地方,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并结合讲解内容作适当分析;教师要求学生在阅读、交谈和练笔时,注意并体会他人文章中复句的运用,有意有机地运用复句说话或写作。这种方法旨在帮盼学生巩固复句知识,以练促学,学以致用。学生只要坚持不懈地练习,就能收到明显的学习效果。
  
  单位:湖北保康县职业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