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

作者:李新生




  
  l、进行有效的课堂交流。
  语文教师要善于掌握和运用课堂交流的方法。课堂交流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学生会根据教师对自己的信息反馈判定自己的行为,并对自己的行为活动作出调整和控制,同样,教师也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来判定自己的教学效果,并对教学过程作出调整和控制,如学生对一个问题发出疑问,教师把这个问题向同学们提出,鼓励其他同学解答这个问题,如无反应,可能说明这个问题学生理解或掌握的情况不佳,教师就需要重新讲解或加以强调。课堂交流有利于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也有利于教师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
  
  2、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就是“专门的知识传授场”,追求的唯一而至高的目标就是“传知”。其表现为教学目标、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活动方式的单一化:课堂由知识的占有者教师为主导,教师是站在神坛上的传道士,学生是倾听着的信徒;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尽可能讲得生动准确,学生尽可能地紧跟教师的思路记好笔记。要改变这种状况,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结构时,视野不能仅仅局限于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而要站在人的高度,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渗透到课堂中,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3、教学主体个性的解放,是语文教学创造活动的关键。个性对教师而言,是教学的生命,没有个性的教师,往往是平庸的教师;对学生而言,个性就是智慧,个性就是创造力,没有个性的学生,往往就是缺乏创造力的平庸的学生。教学的终极对象是以‘个人’为归结的,它必须以促使个性的发展及其潜在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为立足点和出发点。从过去的语文教学来看,“整齐划一,’注重培养的是共性品格,严重束缚了教学主体个性的发展,使教师缺乏发挥个性的选择。僵化的教学模式,既严重束缚了教师的手脚,又严重的控制了学生的思维,构成了对教师教学个性和学生学习个性的禁锢。在改革、创新时代潮流的冲击之下这种教学模式已经受到冲击和挑战,广大教师从困扰中走出来,解放教学个性,实施开放式教学,大力开展创新教育和创造性教学,致力于构建语文素质教育教学新体系。实现由传统的人向现代的人的转变,教学主体个性的解放,是教学主体具有教学创造力和生命活力的保证。
  总之,在新课程体系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地认识到,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体现出崇高的师德,发挥育人的功能;培养学生掌握和利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帮助学生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同时实现教师自身的提高和发展。教师是教育的灵魂,课程是教育的核心,只有两者的步伐一致,齐头并进,教育才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飞跃,教育的改革才能成功。
  
  单位:河南许昌学院文学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