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教师搭台与学生唱戏
作者:丁来歆 周明林
一要善“搭台”,变“单一”为“多样”
《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可见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在教室里完成语文课本上的作业就了事,而更应该注重学生如何获得信息,充分体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道德品质的提高。决不能把语文课堂的教学目标局限在读课文、写生字、总结中心的单一训练中,必须打破语文教学目标的单一化。变“单一”为“多样”还体现在语文课堂中的师生交流上。师生交流的实质是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把更多的时间和发言权交给学生,做“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也就是说,在课堂中不仅仅是教师向学生提问、安排、检查,更应该让学生之间广泛地交流,或由学生向教师质疑共同解决问题,真正达到师生互动。如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召开一场“答记者问”式的新闻发布会。既让学生体验当了“记者”的滋味,调动其积极性;又充分体现了新闻文体的特点。此外,教师还应以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为前提,摒弃生硬的牵引,死板的发问,而应灵活地发挥自己在教学中的作用。比如,在教《社戏》一文时,为了避免干巴巴地提出诸如“分析双喜、阿发、桂生的性格特征”等这样冷冰冰的问题,干脆把自己当作学生的知音,“搭台”问:“如果你和这三个伙伴一起,你更愿意和哪一个作朋友,为什么?”这样实际上是变换了一个角度,使学生真切地进入问题的情境。面对这样具有亲和力的问题,学生愿意思考,也愿意争相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更有利于他们“唱好戏”。
二要巧“搭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如果放不开手脚,代替学生思考,直接把思考的结果告诉给学生,这种“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方法,就限制了学生思维,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那么,如何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呢?《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综合学习方式就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这种学习方式通俗地说就是送给学生“鱼杆和鱼钩让学生自己学会钓鱼”的过程。只要教会学生使用渔具,何愁没有鱼吃呢?如指导学生阅读写景类散文时,指点学生怎样写景,写景的目的何在,再揣摩作者流露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如此长期“授之以渔”,久而久之,学生遇到此类文章就能自行分析,把握其主旨了。同时,在语文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探究时间,不能急于求成。如在教《斑羚飞渡》一文时,针对文章主题组织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让他们合作设计板书,并阐明设计思路。学生之间相互反馈、倾听,互为师生,既是合作伙伴,又是竞争对手,学生就能在平等多样的交流中自主解决问题,自行得出满意的答案。总之,在教学中尽可能地运用“读读、议议、讲讲、练练”,“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等开放性课堂的教学模式,在自学、实践中逐步培养学生能力,使学生充分体味只有通过认真自学才有新的领悟、新的发现和新的创造。
三要精“搭台”,变“想我说”为“我想说”
针对以往学生在课堂上说得不通顺、不连贯等现象,《新课程标准》中对“口语交际”这一基本技能提出了具体目标和要求。因而,在平时课堂教学中就更应该注重“口语表达训练”。首先,教师应尽力给学生创造宽松的说话环境。如对一个虽然成绩不理想,但上课发言积极,看法、见解独特的同学,就可抓拄他的亮点进行表扬。既帮助他树立了自信心,又排除了其它同学的畏惧心理,激发他们的口语表达欲望。其次,还应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丰富的实践机会,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多搭台,搭好台”。如,在学习《五柳先生传》一文时,要求学生当堂以口头作文的形式介绍自己或谈谈读后感。课外则多举办朗诵比赛、故事会、演讲比赛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渐渐地,学生就会由不敢说到敢说,由敢说到爱说,由爱说到会说,由会说到说得精彩。让学生感到说话的魅力,体会到成功的快感,从而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总之,课程改革给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是对语文教学理念的发展与突破,是对语文教学观念的改革与创新。然而让《新课程标准》真正走进课堂,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只有在平时教学中注意以上几个方面,对师生角色进行正确定位,加强新课程理念的更新,极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教师“多搭台”,“搭好台”,课堂教学中满布想说、想学的“诱饵”,让学生自然进入课堂教学的探讨,切实注重每节课师生互动,张扬他们的个性,才能真正让学生“愿唱戏”,“唱好戏”,才能逐步完善新课程下的新型师生关系。
单位:湖北保康县寺坪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