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如何走进《孟子》

作者:马彩萍




  亚圣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儒学,与孔子一起并称孔孟,同为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主张实行“仁政”,反对诸侯间攻城掠地、残害人民的不义之战,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他还呼吁省刑薄赋,制定民产,对人民的苦难给予了极大的同情和关注。千百年来,他的“为民请命”的高尚执著的精神在中国知识分子身上代代相传。
  然而,我们今天的生活与孟子所处时代大相径庭,要新一代青年理解孟子还是有困难的,但是,尽管孟子离我们很遥远,我们仍然要努力不使他的精神失传。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大都在《孟子》中记录着。因此,我们教师要借助高三语文教材中《孟子》篇章,引导学生走近孟子,完成一种精神的传递。
  要达到这一目的,在教学过程中需把《孟子》篇章在疏通内容的基础上当作一个整体,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引导。
  
  一、找观点,了解孟子的思想
  
  教材选了《齐桓晋文之事》《庄暴见孟子》《孟子见梁襄王》等篇章,为数虽少,但窥见一斑可知全豹,只要找出这几篇文中孟子的观点主张,就可了解孟子的思想。在《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又说:“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在《庄暴见孟子》中,孟子说:“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在《孟子见梁襄王》中,孟子说:“不嗜杀人者能一之。”“民之归之,犹水之就下。”
  从以上三篇文章中的观点,不难看出孟子的思想:“仁者无敌”,得民心者得天下,“保民”是王道的基础,这就是民本思想。无论孟子是否出于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目的,客观上我们看到的却是他对人民的苦难给予了极大的同情与关注。
  
  二、借语言,体会孟子的机智
  
  读《孟子》,我们发现孟子能将任何一个话题都转到自己的“仁政”“王道”上来,显示了他罕见的机敏智慧。
  如《齐桓晋文之事》一篇,齐宣王问的是“齐桓晋文之事”,即“霸道”。孟子却岔开话题,转而谈“王道”,提出“保民而王”的主张,接着紧抓齐宣王的“不忍”之心引申,说齐宣王有“保民而王”的基础,然后从反面论述,说行“霸道”如“缘木求鱼”,接着以“邹与楚战”为喻,阐明了大小强弱之势,彻底说服了齐宣王。
  在《庄暴见孟子》中,庄暴告诉孟子:齐宣王“好乐”。孟子于是见齐宣王,就从他的“好乐”(喜欢音乐)说起,由音乐说到快乐,最后说到“与民同乐”——“仁政”。
  而在《孟子见梁襄王》中,梁襄王问“天下恶乎定”(平定),问的是“霸道”。而孟子说:“定(安定)于一。”巧妙地偷换了概念。梁襄王只好顺着他急切地问:“孰能一之?”他便直言不讳:“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又阐述他的“王道”了。
  
  三、引资料,理解孟子的雄辩
  
  有人说孟子好辩。为什么他这样好辩呢?对这个问题要引导学生查资料,帮助理解。要点有二:
  其一,当时处于战国时期,社会主流是崇尚“霸道”,即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诸侯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视民如草芥。统治者“疱有肥肉,厩有肥马”,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而广大劳动人民却是“民有饥色,野有饿殍。”于是孟子怀着一副悲天悯人的热肠,奔走呼号,为民请命。
  其二,当时思想界百家蜂起,兵家、法家深得诸侯之心。孟子对此深恶痛绝,他一方面要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一方面迟要扫清障碍,捍卫自己的思想观点和主张。因此,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岂好辩哉?不得已也。”
  
  四、串内容,学习孟子的精神
  
  串起几篇文章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到:孟子每到一个国家,每见一位国君,无论这个国君人品怎样,无论谈论什么话题,他都要反复讲“仁政”的好处。如他对齐宣王和梁惠王谈“仁政”,也对“望之不似人君”的梁襄王谈,虽然言辞有些犀利,但他没有放弃。更难能可贵的是见梁襄王时孟子已年过七旬。如此高龄,仍奔走呼号,仍没放弃为民请命,这样一种执著的精神怎不令人感动?令人景仰?
  至此,学生一定对孟子有较深的了解,思想上也会受到影响,一种精神的传递便有完成的可能。
  
  单位:甘肃华池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