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记忆最深的一节课
作者:李惊梅
课堂上,师生双方默契合作,用深情的朗读创设意境,抓住关键动词反复揣摩,仔细品味四次“流泪",深入剖析人物的内心。然后,达成共识:这是一篇表现浓厚亲情的文章,文中父子情深,父亲真挚的爱感染了儿子,儿子也学会了怜惜、关爱父亲。至此,教学非常顺利,下一个环节呼之欲出,我顺势提出这个问题:在你的生活中,你的父亲是怎样表达爱的呢?同学们先是一楞,然后有人举手了,我听到了以下回答:爸爸每天给我烧早饭,爸爸陪我上医院,爸爸帮我修自行车,爸爸出差时总给我买东西……再后来的发言也不外乎这些。我启发他们:父爱自有它的特点,不像母爱那般浓烈、细腻,但只要你好好捕捉,还是能够感觉到更多的。我们再仔细回忆一下,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冷场一分钟,一分半钟……我只好点将了,我叫起了语文课代表,他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真的没什么了。平常都是妈妈照顾我,爸爸老不在家,总是忙喝酒呀应酬呀什么的。”没想到他的话竟然引起了同学们的共鸣:“是呀是呀”、“我爸爸也是这样的”,话题似乎转变成了声讨父亲。我赶忙作手势,示意他们静下来。我替他们总结道:“通过学习《背影》,我们都知道了朱自清有一位爱他的父亲,而对父亲的爱,他是在家庭变故的情况下才感受到的。你们年龄还小,对父亲的爱还没有真正地体悟到,这很正常。”孩子们都静了下来,我感觉到我的话起了作用,便接着往下说:“人类因亲人而来到这个世界,在人类的感情中,应该说再没有比亲情更令人感动令人珍惜的了。父母把我们无私地养大,给我们生存的能力,教会我们生活,我们应该体会到这其中无私的爱,至少应该心存报爱之心。亲情,就是最无私、最伟大的爱。”孩子们都睁大了眼睛,注视着我。我想:他们认同我的看法了。就在那一刹那,我产生了一个念头:为何不跟他们讲讲我与我的父亲呢?几乎是同时,有学生站起来:“老师,您说说您的父亲吧,他是怎样表达他的爱的呢?”看来,他们和我算得上心有灵犀一点通了。
“我就说说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吧。那是我师范快毕业时,有很多的东西要往家带,床单、被褥,衣服、日常用品,还有书呀什么的,总之东西不少,我肯定无法带走,便写信要爸爸来先给我拿一趟回家。爸爸来了,在一天日头最高的时候,他来了,六月里,天热极了,他满头大汗,脸膛通红。他麻利地把我的行李捆绑到那辆旧自行车上,前前后后,包括左右,凡是能利用的地方他都用上了,凡是能带的东西他都带上了。绑好后,他就要走,说得赶回去上下午的班。我这才知道,他是抽了中午的空赶来的,便问他午饭吃了没有。爸爸说,吃了吃了。我说,您刚赶了六七十里路,太阳这么毒,还是歇会儿再走吧。爸爸说,没关系,我劲儿足得很呢。我想让爸爸喝口水再走,可是刚倒出的水滚烫滚烫的,爸爸便说,我走了,路上可以买冰棍吃的。看着父亲吃力地跨上那辆装满了东西的自行车,融入那白花花的阳光里,我的心里酸酸的,我好像已经看到中午寂静的公路上,在知了的聒噪声中,我的父亲弓着腰,蹬着车,流着汗,嗓子冒着烟……”
说到这儿,我哽咽住了,眼眶里热乎乎的。
“后来,等我回到家,妈妈说起这件事,我才知道爸爸一路上只喝了三碗自来水,哪里舍得买什么冷饮呀。听了之后,我的心更痛了。什么是父亲,这就是父亲,宁可自己吃再多的苦,也不当回事。而且,吃了苦,他绝不会说,这样的人,就叫父亲。”两行热泪不经意间滑过脸庞,我无意遮掩,我也无法自制,索性就让感动的泪流出来吧。再来看看我的学生,他们和我一样,眼睛里亮晶晶的,无论男孩还是女孩。教室里流淌着一种美好的情愫,我和我的学生都懂,那就是爱的感动。
安静过后,有学生发问:“老师,您又是怎样爱您的父亲的呢,能给我们说说吗?”
这,正是我特别想告诉孩子们的。因为亲情是亲人之间的感情,作为一种感情,它必然是双方的,有爱的付出,同样要有爱的回报,这样的爱才是完整的。我,应该让他们懂得:我们不能一味地接受父母的爱,我们也是释放亲情的主体。值得自豪的是,在这一方面,我可以成为他们的表率。
“知道半身不遂是怎么回事吗?”我问。
“知道,就是不能动了,瘫痪了。”有孩子叫起来。
“对,我父亲现在就是一个瘫痪不起的病人,他只能躺着,不能自理,吃饭喝水都靠喂的。我呢,是兄妹三个中唯一在父母身边的,我和母亲共同承担着照顾父亲的重担。说实话,有时我也觉得累,毕竟工作也是很忙的嘛。但是我会一直坚持做下去的,而且要做好。因为这正是我报答父爱的机会,这也是我的责任。我的回答,你们满意吗?”我说得很坚定,随后,教室里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当时,我就想:这节课一定会使我难忘的,我相信我已在不知不觉中将爱的种子植入学生的心田了。其实,课前我也没有料到我自身的故事也具有这样感人的力量,也许是朱自清离学生太遥远,也许是孩子们没想到能在他们朝夕相处的老师身上读出“爱”的体验。更让我感动的是,在当天下午的大扫除中,我习惯性地要跟他们一起干的时候,他们一个劲儿地把我往办公室里推,他们说的话又惹出了我的泪。那句话是:“老师,您太累了,让我们也爱您一次吧!”
单位:江苏宝应县实验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