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如何在语文课堂上进行审美教育

作者:孟昭水




  美育是培养学生具有真、善、美高尚情操的重要教育之一。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如何进行审美教育呢?
  
  一、精心设计导语,创造引人入胜的美境
  好的导语,就像是一出好戏的序幕,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的视听和心神,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讲授《鸿门宴》时,一开始可以用“垓下之围”的故事导入课文,并有感情地朗诵项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使学生置身于刀光剑影、危机四伏的战场,感受项羽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发出的惊天动地的慨叹。然后结合课文,让学生探寻一下一代雄杰为什么落得无颜见江东父老的结果?以此拨动学生的心弦。接着再剖析课文所体现的情节跌宕之美,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富有个性之美,语言精练之美以及通篇笼罩的悲壮美、机智美等等。
  
  二、创设美的环境氛围,领略动人的审美情韵
  语文学科既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学科,又是培养情感的学科。语文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审美创造的心灵感应和情绪感染的过程。有一位老师在讲授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时,首先打开了录音机,让柔缦的音乐飘荡在教室的上空,学生们开始觉得很新鲜,而当那动人的音乐流入他们的心田时,大家都敛神沉静了下来,好像渐渐迷失在美妙的音乐中,而忘记了身在何处。突然,老师关掉了录音机,学生们愕然地回到现实中来。老师抱歉地笑笑,问学生:“音乐美吗?”“美!”几十个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老师又问,“还想听吗?”“想!”他们又一起用更大的声音回答。“但是,这一次,请同学们合上眼睛,仔细听,听完后,请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依然是轻柔的音乐,但在悠扬的乐声中,老师用舒缓顿挫、充满情感的语调把《天上的街市》朗读了出来。朗诵完毕,音乐又徐徐地停留了一会儿。许多同学依然闭着眼睛,仍旧陶醉在音乐中。当同学们重新回到现实,老师叫学生起来谈谈自己的感受。一个同学说:“蔚蓝的天空中,丝丝缕缕的云朵如轻纱漂过,颗颗星星如点缀在屏嶂上的宝石,发出灿烂的光芒。美丽善良的织女和勤劳勇敢的牛郎在天宫楼宇银河间幸福地徜徉。”他的描述,赢得了全班同学热烈的掌声。老师表扬了这位学生用如此美丽的语言创造了一个如此美妙的人间仙境。“可是,谁听过牛郎织女的故事?他们真的如诗中描绘的那样幸福自由吗?”老师引导学生去领会诗意,知道的学生都说,牛郎织女的生活很悲惨:他们被王母娘娘残忍地分开了。“可是,如此悲惨的故事为什么在作者的笔下却写得那样美丽、幸福呢?这不是太不应该了吗?”老师又进一步引导学生去领略作者的创作意图,然后让同学们看《天上的街市》所创作的时代,让学生联想那个时代应该有的图景,最后让学生明白作者的真实用意:用虚幻的幸福美好去反衬时代的不幸和人民生活的悲惨。这一堂课,在老师所营造的特殊的氛围中,在美与丑、喜与悲、亮丽与黑暗的对比中,学生体验到了作者沉郁悲愤的美,而在他们感受美的同时,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思维的空间最大程度地扩展开来,从而达到了美育与教育的统一。
  
  三、赏析课文,深入挖掘美的内涵
  赏析课文,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主体部分。在这方面,教师应着重以美的眼光从不同的层面上拈出美的亮点,深入挖掘美的内涵,使学生进入课文所构筑的时空,设身处地地体验作者“寓褒贬,别善恶”的本意以及作品在客观上所具有的更大的容量和张力,从而使学生不仅在情绪上受到感染,在感情上乐于认同,而且在思想上、理智上也能跃上一个更高更新的境界,进而形成自己有血有肉的美丑、善恶、真假、正邪、是非、得失等观念。
  例如教《荷塘月色》时,教师一定要抓住作者所展示的景物之美以及美景的感人力量,还有作者对美景的倾心赞赏和对美的生活的追求。让学生领略自然景色之美与人的思想感情沟通、融合的意境;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从修辞上欣赏作者所运用的新奇、精巧而美妙的比喻手法在课文中的表现力和美的意蕴。如写荷叶像“舞女的裙”,荷花像“明珠”,像“星星”,像“美人”,并分别用“一粒粒”形容、凸现“明珠”之耀眼,用“碧天里的”修饰、衬托“星星”之闪烁,用“刚出浴的”夸饰、赞许“美人”之娇艳,真可谓摇曳多姿,一态一变。还有“微风过去,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是触觉、嗅觉与听觉的沟通,是拟人、比喻的巧妙运用。只有细细品味,深入挖掘,才能全面地感受到景物、音乐共同交织成的令人神往的美。此外,“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象笼着轻纱的梦”,这种富于动感的比喻,使画面呈现出可感可触可嗅可闻等多要素协调之美。这些比喻,无陈腐之迹,有清新之美。
  
  四、撷取瑕疵,从辨误入手示范美
  陶渊明《饮酒》中“采菊东蓠下”句中的“采”是个会意字,一般认为“采”字是“折”义,蒋德舜为课本画的插图就是陶渊明手拿一束菊花,1994年发行的“古代文学家”邮票上诗人也是此状。爱到“采”的地步,无论怎么说也是不美的,因为该字字义让人联想到粗野、自私、虚伪,这决不是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陶渊明所为!李渔爱荷,“夏季以此为命”;林逋爱梅成瘾,或早晚盘桓于梅树间,或品茶、饮酒于梅树下;陆游爱梅,“小亭终日依阑干,树树梅花看到残。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爱梅的人,无一采折者。因此,“采”字解释为“赏”,用眼去采,用心去采,才更为妥帖。通过辨误,学生既学会了欣赏美的方法,又受到了美的熏陶。
  然而,美又不是简单灌输所能奏效的。因为从教材中获得的审美感受既有主观性,又有社会性,师生间对美的认识差异性定会产生碰撞。碰撞中谬误服从真理,共性统一差异。教授《雄关赋》,学生有崇敬、振奋的壮美感;教授《窦娥冤》,学生有悲伤、愤怒的悲剧感;教授《荷塘月色》,学生有宁静、愉快的优美感:教授《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学生有讽刺、喜剧感。达到这一步,可看作是语文课堂美育的初步成功。
  
  五、教师要美言美行,用自身的美影响学生美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师也是教育过程中最直接的有象征意义的人物,是学生可以视为榜样并拿来同自己比较的人物(《教育过程》第98页)。”心理学研究证明: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都有模仿教师行为的倾向。而且,学生不仅模仿教师的优点,还会模仿教师的缺点,所以教师必须谨言慎行,美言美行,严以律己,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力求在各方面成为学生的表率,成为学生心目中美的化身。事实上,教师往往被学生看作社会的代表,被当作社会成人行为的模式,可以说,语文教师是树立在学生面前的最生动的美。因此,语文教师作为美的传播者,为人师表,言传身教、自身示范是美育过程中第一位的要素。
  走进语文课堂的教师,要经得起几十双眼睛的挑剔。《包身工》本是一篇愤怒揭露买办资本家残酷虐待包身工的血泪篇章,教师如果不注意以自己的表情确定基调,形成特定的课堂氛围,学生便会在阅读描写包身工起床情景的文字时发笑。学生表情是教师表情的折射,如果产生这种与课文内容不和谐的跑调现象,这堂课就很难上好了。所以,《绿》的表情是欢快的,《威尼斯》是抒情的,《壮士横戈》是悲壮的,《与妻书》是深情的。课堂虽然一样,教师的面孔则要千差万别,学生以教师面容的阴晴变化,把握学习内容的感情分寸,因此,教师的喜怒哀乐也是教师将正确的审美标准、审美价值观潜移默化给学生的一种手段,不能不未成曲调先有情。
  教师调动学生的审美情趣还可以利用其准确、恰当的手势。如“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依杖自叹息”的演示,可以让学生体察杜甫的无奈心境;《荆轲刺秦王》中荆轲的“把”、“椹”,秦王的“惊”、“引”、“绝”、“拔”、“操”等动作的演示,可以使学生准确把握敌对双方沉着冷静和惊慌失措的对比,想见不可一世的秦王在英雄荆轲面前外强中干的丑态。所以,美的手势是一面猎猎招展的旗帜,学生随它而动,课堂随它而动。
  语言美也是教师美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要求教师发音准确,吐字清晰,语速适中,语势流畅。用于朗读,则轻重缓急,升降平仰恰倒好处;用于讲课,则绘声、绘色、绘形处处到位;用于教人,则亲切和蔼,示之以礼,循循善诱;用于组织课堂,则幽默诙谐,妙语连珠。语文教育是一泻千里的大江大河,美育则是它的主要源头之一。小河有水大河满,重视语文课堂的美育教学既是完成语文教学目的的需要,也是认真落实素质教育的体现。教师是要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审美教育,真正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成适合二十一世纪需要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