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多元智力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黄哲初
加德纳的这一全新的智力理论对于我们的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我尝试着用多元智力理论来指导语文教学。在课堂上,不断变换讲课的方法,从语言到视觉再到音乐,从运动、人际交往到自我反省,经常以创新的方式激活孩子不同的智力,活跃课堂气氛,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抽象枯燥的语句变得具体可感,学生易于接受也乐于接受,下面就以《秋天》一文为例,谈谈多元智力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运用课件,培养空间——视觉能力
在《秋天》一诗中,诗人用最精粹的语言描写农家生活,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面,三节诗又组成三幅复合画面,因此,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制作课件,充分运用图片、图形、颜色的功能,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视觉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在导入部分,借助计算机网络,我特意选取了几幅秋景图让学生欣赏,画面上沉甸甸的稻穗、黄澄澄的麦浪、飘香的桂花、成熟的果园、飞舞的黄叶、南飞的大雁、红叶的枫树林……,这些形象生动、色彩鲜明的图片一下子就把同学带到了美丽的大自然中,他们沉浸在这优美的意境当中。成功的导入给我们的新课教学创设了良好的条件,同学们初步感知课文后马上就能明确《秋天》描绘的是一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这时,我又要求学生划出每节中带有秋天特征的景物,并用最恰当的词语概括诗歌所展示的三幅画面。由于前面的视觉印记,学生轻松地得出了“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的结论。
二、读写结合,开发言语——语言智力
《秋天》的语言描写极具典范性。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开发学生口头表达、文字书写的语言智力十分有效。
让学生阅读第一节:“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秋天栖息在农家里。”读后讨论:你从这段描写中感受到农家秋天怎样的特点?学生通过讨论感受到:“满披”形象生动;“飘”字贴切传神,伐木声与清晨、露珠等构成一幅清净润泽的有声画;“稻香”使人满口生香;“饱食”、“肥硕”写丰收之景;而“栖息”本用来描写有生命的物类,现用在这节诗的末尾,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秋天)视象化了,创造出松弛、闲静的气氛。这时老师再点拨学生,使他们懂得:我们对农家秋天的认识与概括都是从作者的描写中体会出来的,说明描写的精确有助于读者准确地把握文意。这时教师趁机提出,我们桐乡每年都举办“菊花节”,你能不能给远道而来的客人介绍一下我们桐乡的秋景?学生积极性十分高涨,纷纷介绍起自己的家乡来。临下课时,要求学生以此为基础,学习文中的写法,写一篇赞美家乡秋景的文章,此时,学生便愉悦地接受了。
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领悟作者描写的精妙之处,并设计让学生介绍家乡的秋景,使学生把感知到的知识及时应用于实践,并得到深化。同时,这一训练又使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得到融合:阅读分析为学生掌握写作技能提供了极好的素材;写作的训练则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起到了加深的作用,可谓“读写相长”。
三、借助名曲,发展音乐——节奏智力
音乐智力的发展并不局限与音乐课的教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同样能开发学生的音乐智力。
在《秋天》一文的教学中,我充分借助音乐的手段,让学生感受耳中的秋天。上课之前,我播放了钢琴名曲《秋日私语》,并让学生闭目静听。那是一首人们非常熟悉的钢琴曲,是著名的法国钢琴家理查德·克莱德曼的作品,浪漫在琴键上跳动,温柔在纤指间流淌,同学们的思绪也随着这动人的音律飘向远方。
此时,我及时把学生的思维引回到何其芳的《秋天》:刚才大家听的是音乐家用音乐表现的秋天,那么,诗人又是怎样用语言来表现的呢?投影出示(配好背景图片)。此时,音乐与文字、画面结合,由画面到文字到音乐到感情,学生对诗文便有了一个透彻的理解。随后,我让学生配乐自由朗诵这首诗,随着音乐的播放,三幅投影依次打出,学生边听,边读,边欣赏,他们充分领略了一个由文字、画面、音乐、情感所组成的完美意境。
在这段教学中,把画面、音乐、语言文字融为一体,让学生在读文、赏画、赏乐的同时对诗歌的思想、内容、语言有较深的感受与理解,相信这样的教学,对开发学生的音乐、节奏智力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四、利用情景,培养身体——动觉智力
情景表演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学习,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提出:“充分提供情节背景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所以,一个人要想成为社会性的人就必须将所学的知识真正理解并能学以致用。情景表演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学习内容与学习体验之间建立联系,使新学内容能较快纳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达到真正理解,这也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是一种优化的学习过程,是一种提高学习质量的有效途径。
《秋天》第三节写的是“少女思恋图”,这节诗从野草、蟋蟀和溪水写起,相当于古人所谓“感兴”的写法,即先言他事,由兴而感,然后才有续言,那就是少女心怀恋情。由于诗人写得极为含蓄,因此学生难以理解。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把情景表演与课文插图结合起来:一个女孩靠在窗前,眼望远方,作思考状,同时投影出示问题“她在想什么?”虽然简单,但却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七嘴八舌,有说想起了夏天在草原上放牧的情景,有说想起了悠扬的牧笛声,有说想起了与伙伴们嬉戏打闹的情形,有说想起了放牛的牧童……由于情景的设置,学生能生活化地理解课文的内容,也实现了对课文的再创造。
五、小组合作,发展交流——交往智力
《秋天》的教学,在合作探究阶段,我安排了小组交流,主要的任务是解决学生在课前自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下面是一个小组同学在讨论中提出的所有问题:“寥廓”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栖息”、“游戏”、“梦寐”三个词语?“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中的“饱食”二字写出了什么?“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是什么意思?向江面撒下圆圆的网,收起的到底是什么?朗读本诗应用怎样的语调?能否介绍作者的情况?三节诗有没有内在联系?作者表达的感情应是赞美秋天,可为什么全诗看不到一个表示赞美的句子?.....从内容看,学生的问题涉及方方面面,词语、主旨、朗读、结构、意象等均有罗列,有的简单,有的颇有难度。简单的稍经点拨即可解决,难度深一点的通过小组交流、讨论、碰撞一般也能解决。由于是同学之间的合作,学生能放得开,心理上有一种安全感,因此他们敢于发问,敢于争论,敢于表达,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交往能力,这对他们以后走上社会无疑是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