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新课标下语文实践活动课略谈
作者:彭扶摇
然而,在我们平时具体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有些学校、有些班级,语文实践活动几乎处于零状态。这大概是因为一是语文实践活动是一门新型的实践性课程,无经验可鉴;二是许多教师缺乏开拓创新的探索精神,怕麻烦,不愿做;三是教学观念没有更新,仍然是做应试教育的奴隶;四是多年来所形成的片面追求升学率,始终围绕考试转的学风。因而导致了语文实践活动只是摆在教学园地上一朵“美丽的花”,甚至成为语文网络世界的“盲区”。但这种现象无疑是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是和当前的语文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及时代要求相违背的。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充分认识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充分发挥语文实践活动的智能作用,积极开展喜闻乐见的符合学生特点的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让这朵鲜艳的奇葩在语文教学园地上绽出绚丽的异彩。
在具体的实施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七结合”,遵循“七原则”。“七结合”即是:把有形的实践活动和无形的德育工作结合起来;把活动课和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起来;把活动课和当地作家名人结合起来;把活动课和地方特色、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结合起来;把活动课和前途理想教育结合起来;把活动课和电化教学、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结合起来;把课堂和课外、校内和校外结合起来。“七原则”即: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增长知识的原则;培养能力的原则;趣味活泼的原则;教学相长的原则;与时俱进的原则;素质教育的原则。力求体现活动目标的多元性,活动内容的综合性,活动对象的主体性,活动形式的实践性。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始终把实践活动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结合语文教学特点,制定活动课计划,明确活动目标,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及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和对语文课程的喜爱,从而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有的人片面认为,语文实践活动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实效,只会摆花架子,知识得不到落实,只会耽误教学时间,不能提高学生的成绩,甚至影响学生的前途。
十几年的教学经验和教学业绩极有力地证明了语文实践活动不是教学中的负担、累赘,不是教学中的形式主义,而是教学中的“催化剂”、“兴奋剂”,是常规教学的有力辅助,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驱动力”。笔者的具体做法是:
先后两次组织学生赴贫困山区小学开展“手拉手”献爱心活动,并以“这也是课堂”为话题,让学生谈感想。利用课外活动时间,仿照“快乐大本营”、“实话实说”、“挑战主持人”等流行电视节目,设计了“快乐的星期五”语文活动课,开展了如“语文知识抢答竞赛”、“成语接龙比赛”、“古典诗词背诵比赛”、“流行歌曲欣赏”、“警语名句收集评比”等一系列活动。先后邀请本市几名有成就的青年作家来班上开展文学讲座活动,让作家走进课堂。组织学生爬潜山,游公园,赴乡村郊游野炊等活动。这些语文实践活动到底是否影响了学生中考成绩呢?
仅以笔者所带的毕业班为例(该班实力并不是最好),64人参加考试,成绩大大出人意料之外。在别人考得不如意的情况下,该班却有12人考入重点高中。其中,500分(总分660分)以上全班30人,几乎占全班的一半,570分以上9人,上线语文成绩人平90.5分,这辉煌的成绩,除了学生的勤奋努力外,不能说没有语文实践活动的极大作用和功劳。
也正是这些实践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学风,培养了他们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培养了他们广泛的兴趣和各种特长以及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从而达到了使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的目标。这是陈旧的呆板的应试教育所望尘莫及,无法比拟的。
特别当前大家普遍认为,教师是主导,学生主体,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辅助者,教学环境的创设者,崇尚探究式与协作式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教学新风。我们应该很好地抓住语文实践活动这一重要阵地,积极推进语文素质教育活动的开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新人。
语文实践活动虽是一门新型的课程,它涉及的范围广(文艺活动、科技活动、班团活动、社会实践等),时间长,跨度大,趣味性强,操作难,安全责任大等多种因素,但只要我们转变教学观念,正确对待,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勇于探索,是能够把语文实践活动这门新型的课程推向一个新高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