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开创研究性学习的新天地

作者:陶晓杰




  语文新教材开辟了一个新的重要栏目“综合性学习”,成为教材的特色和亮点。针对《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和努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我们的策略是:依托语文“综合性学习”板块,进行开发和建设,使之成为研究性学习的主阵地,并逐步有效地延伸到每一环节之中,从而全面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创造研究性学习的新天地,真正将新课标精神落实到每一个环节之中,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
  
  一、在拓展和延伸中,构建新的语文教学观
  在语文研究性学习中,涉及到方方面面。在“综合性学习”中积累的研究性学习经验,需要在语文学习的各个环节中予以巩固和延伸,从而将语文研究性学习形成一个整体乃至一个系统,以便彻底打破那种以往的被动学习模式,组建全新的语文学习方式,这也正是语文新课标的精髓所在,也正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体现。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应予以拓展和延伸。在语文教案的设计中,充分挖掘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设计出研究性学习的具体操作程序;在作文训练中,拓展研究性学习的空间,促使学生在作文的准备和草稿中运用研究性学习的思想,在作文评定中运用研究性学习的标准,以提高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应用效果;在语文训练中,注意设计一些具有探究性的题目,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有意引导学生形成大的语文学习观,融生活于学习之中。比如《<世说新语>二则》中,根据文中两个喻雪句子,组织学生进行赏析,讨论其优劣,并让学生们写句子,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然后要求学生在课外查找喻雪的句子,分类整理,并与文中的句子作比较,这样就有效地拓展了语文学习的空间,加大了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力度和广度。
  
  二、加强研究性学习的指导,使学生学会研究方法
  在具体活动方案的指导下,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实施便是最核心的环节了。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最主要的是确定自己参与的“度”的问题,既要有适当的指导,又不能过多的干涉,既要做一个热情的支持者,又不能束缚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既要学会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又不能强迫命令。因而老师最主要的是将研究学习的方法,尽可能地提供给学生,让他们用研究性学习这一钥匙去开启知识和能力宝库的大门。
  1、将兴趣作为探究的动力
  认识与情感的融合,是研究性学习的一大特征,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从兴趣出发开展研究,所以老师一方面要允许学生依据自己的爱好,自主选择课题,组织小组研究,另一方面老师要经常找机会鼓励学生,形成乐于探究的心理倾向。
  2、把方法作为探究的活力
  研究方法是研究性学习最主要的组成要素,我们常常采用讲座和拓展课等方式,引导学生获取研究方法,或者采用发现教学法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的方法,为此,我们重点向学生讲解了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等三种最基本的研究方式。在文献研究法中,强调收集和研究有关资料,了解一些新的成果,通过分析和思考,从中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其程序是“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观点的表述”三个阶段。在调查研究中,讲解基本的调查方法和技巧,如:沟通技巧、设计问卷的技巧、整理与分析结果技巧等。这样,学生对研究性学习充满了乐趣和活力,这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股新动力。比如:在“调查家乡的店名”活动中,学生在调查的基础上经过分类和品味,并尝试自己设计店名,真是百花齐放,这既培养了学生关注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又调动了多种语文素养,并激发了学生探究的不竭动力。
  
  三、用好评价的杠杆作用,一以贯之地开展研究性学习
  结合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全程性、多元性、多样性、发展性特点,和其价值的过程性、实践性和合作性特点,我们将学生研究性学习进行单项评价,贯穿“在实施前——实施过程中——实施后”这一完整的系统之中,利用“方案设计”、“材料的收集和处理”、“结论的确立”、“交流和反思”四个板块进行分项记分或描述性评价,评估学生的活动态度、收获的体验和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采用正面评价、定性与定量评价、自我评价三结合的方式,以激励为主,辅以反思和提高,学期末进行综合评价,并按照既定的比例计入期末得分。这样有效地促进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同时也深刻地改变了社会和学生家长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为建立大的语文学习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正如一位教师所说:“虽然学生的研究是稚嫩的,几乎没有什么惊人的研究战果,但我们深知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不同于高校的科研,重在参与与体验,重在转变观念和学习方式,只要我们不停地探索,我们一定会成功。”同样,我们的做法虽然稚嫩,但在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们相信,在研究性学习的指导下,我们的语文学习将会呈现出一派新的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