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让审美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中

作者:李 静




  “初中要培养学生审美情趣,高中还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语文课改研究员张定远先生早就强调指出:“关于如何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传统语文教材中涉及得很少,在中学语文教学里一直可以说是一个空白。”近年来,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一些语文教育者对语文美育的本质、地位、作用、意义及具体实施美育的过程、步骤和方法等问题都作出了比较深入、细致的探究,笔者认为让审美教育走进中学语文课堂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对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美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和塑造和谐完整、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所谓完整的全面的发展新人,就是既有物质需要又有精神追求,既有理智又有情感,既有工作能力而又善于生活和娱乐,在各方面都显得健全、充实和饱满的人。美育就像春风化雨般让人潜移默化地去感受、去体会、去领悟、去接受。因而审美教育以其特殊的手段和方式占有优势。比如,在语文教材中,我们可以选择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不仅表现和讴歌了社会生活中的真善美,还凝聚着作者自己的审美情操。通过学习这些教材,学生就会去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并激发他们对丑的憎恶,从而净化学生的心灵,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培养他们正确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人格。
  首先,语文美育实施的主体应有广泛的审美兴趣和审美素养,并能实现由“主演”变为“导演”的转变。
  教师应是美的爱好者和体现者,因而教师就必须熟悉和了解艺术的基本知识,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审美修养,不断地扩充知识的领域。我们都知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雕塑是静止的舞蹈”,这说明各门艺术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关联的。因而教师的文化底蕴和素养直接影响着他的教学效果。尽管如此,我们不是要把这些知识都传授给学生就行了,而应该在师生角色的转变中去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参与意识,尊重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潜能。语文的学习以“举三反一”为主,以“举一反三”为辅。在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强烈的情感、投入的朗诵带动学生去品味,因为语言是通过声音传达的,语文的学习更多的是感性的学习和积累。
  当然,教师的语言艺术在课堂教学中也不可小视,教师教学语言一要在简明、准确、形象、有条理、幽默、有文采等方面狠下一番功夫,要用简洁的语言把所要说的内容清楚明白地表达出来;要用最幽默生动的语言给学生造成深刻的印象,使之不易忘记;要用最优美的语言令学生心旷神怡,陶醉在一支瑰丽悦耳的交响乐中。在语言的抑扬顿挫上做些努力,这样感性的东西就会自然地变成理性的感悟。
  其次,广泛的语文阅读是审美教育的关键点。“进行审美教育,就离不开文学性、艺术性较强的文章”,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份量,只有美文读的多了,才能形成较高的文学修养和较高的文学品位。如《涉江》是一篇骚体诗,读起来妙不可言,通过诵读不仅记住了许多精美的句子和传世的箴言,而且在精神上受到了陶冶,因为在诗篇之中不仅有语言美,还有音乐美,更有人格的美。如果说自然界以其缤纷的色彩、奇特的形态可以使人荣辱偕忘,心旷神怡的话,那么徜徉于由艺术家创造出来的精美的艺术世界中,则更能使人心神荡漾,如醉如痴。阅读和欣赏艺术作品就犹如进入了一个琳琅满目的奇妙世界,大至战争的血雨腥风,政治斗争的惊心动魄,小至家庭琐事,婚丧嫁娶,风土民俗,社会礼仪,这一切都经过艺术家的生花妙笔描绘出来,我们读着这些作品就意味着我们的生活空间被无限地扩展了。
  第三,语文学科既应该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学科,又应该是培养情感的学科,语文教学应以美育人,以情动人。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尽可能创设一个美的环境与氛围,在学生体验美的同时,去点燃他们情感的火花。比如讲《天上的街市》时,先放录音朗诵,让柔缦的音乐飘漾在教室的上空,学生们开始觉得新鲜,而当音乐那动人的音韵流入心田时,大家都凝神沉静下来,好像渐渐迷失在美妙的音乐中,而忘记了身在何处,当听完录音后,学生谈自己的感受说:“蔚蓝的天空中丝丝缕缕的白云如轻纱浮过,颗颗的星星如点缀在屏风上的宝石,发出灿烂的光芒,美丽善良的织女和勤劳勇敢的牛郎在天空楼宇银河间幸福的徜徉”。教师只需稍加点拨,学生就明白作者的真实用途:用虚幻的幸福美好去反射时代的不幸和人民生活的悲惨,学生在美与丑、喜与悲、亮丽与阴暗的对比中,学生体验到作者沉郁悲愤的美,而在他们感受美的同时,情感世界又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思维的空间尽可能地扩展开来,从而达到美育与教育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