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自学创新阅读教学模式漫谈

作者:张一平




  古语说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今又有人提出:“授之以渔,不如自己学渔”,各有其道理,但说的是同一点,就是自己会学,在自学中不囿于传统,能提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看法,在阅读教学中,我认为更应如此。本人在教学中尝试、总结出“获疑先学——有惑再释——自查巩固——质疑创新”的“自学创新”教学方法,其教学行为结构图式为:“教师→组织学习→学生←教师”,教师的作用是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提示、指点、引导,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随机指导。
  
  一、教学主要的程序
  1、获疑先学。这是指在教师设置的几个基本问题下,学生自己读书,尝试解疑。要顺利落实这一环节,首先要十分重视课前的预习,在开始“扶”的阶段,教师要帮学生制定预习提纲,要求学生带着对新课学习内容的预知感和对新课的求知欲来参与阅读。“扶”一段时间后,让学生自己感知自已需要预习的内容,自己来设计预习提纲。如《革命烈士诗两首》的预习提纲可设计为:①熟读直至背诵这两首诗。②利用课外读物来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简况。③用自己的话试说说诗的大意。④你还想知道什么?在预习的基础上,先教学第一首诗《囚歌》,其自学步骤为:1、自读生字新词:①先自读文中的生字新词;②同桌相互正音;③同桌相互听写;④利用字典等工具书解释字词大意。2、带着教师设计的问题阅读课文,我设计的问题为:⑴“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中“人”和“狗”各指什么?⑵“爬出来吧,给你自由!”和“我渴望自由”中的两个“自由”意思相同吗?各指什么?⑶“一个声音”指谁的声音?“活棺材”、“地下的烈火”各指什么?⑷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什么?⑸该怎样带着感情来朗读这一首诗。针对这几个问题,开始我是这样“扶”着学生来自学的:1、初读课文,查资料。2、再读课文,动手圈点画线,画出问题要点,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3、把有困难的问题交与小组讨论。学生凭借课前的预习和对这首诗的熟读,自己解决前三个问题应该不是很困难的。对于第四个问题各有说法可让学生进入小组讨论。讨论形式为先同桌议,无法统一的再4人小组议,再无法解决的进入全班议,讨论的过程主要让小组长来主持,教师作适当协调。讨论中要注意“先分散再集中”的原则,让学生充分自由议论各抒己见后,再集中归纳反馈,对不积极参与的学生教师要给予特别的关照,整个过程要注意议读结合。讨论时,我在旁边巡视,时而停下低头倾听他们的讨论,时而辅后进生,时而了解他们讨论的动向。要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开诚布公畅所欲言,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2、有惑再释。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学习,解决了教师提出的几个问题后,这时教师要趁热打铁,不能让他们满足于现状,而要鼓励他们在阅读圈点中有自己的发现有自己新的疑问,这样才能在学习上始终保持“愤”、“徘”的状态,同时我把学生提出的疑问作为教学资源,借这些疑问让同学们互相帮助解决,或教师来释疑,使课堂教学达到互动的效果。
  3、自查巩固。练习是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综合训练的环节,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独立性的具体表现。练习设计要精而少,突出重点,形成梯度,允许学生根据自学水平选择练习内容。练习后及时反馈评价,鼓励有创意性的答案,同时要控制练习时间,不加重学生的负担。
  4、质疑创新。当学完了课文,应鼓励学生不能满足于教材的观点,迷信于教材,应开扩自己的思维,再思考,再质疑,要让学生“灵机一动”,挖掘思维的“闪光点”,提出新的问题。如教完《社戏》一文后,有的学生提出疑问:“偷豆是否说明了品质有问题?”对这类问题,我们要表扬他有独到的见解,鼓励其他同学向他学习。教师在课堂上也根据时间作出诱导,满足他们的求知欲,鼓励他们利用课外时间继续讨论。
  
  二、几个注意点
  1、教师在课堂上要精讲少讲,至少有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思考,讨论和练习。
  2、重视小组长的培养,让他们真正成为学生的领头人,教师的好助手。
  3、注意培养学生课堂预习和课外阅读的兴趣,这是顺利实施该教学模式的基础。
  4、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甚至不批评,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5、从“扶”到“放”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该放就放,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敢于创新的习惯。
  
  三、模式特点
  1、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从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学生的主动学习。
  2、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敢想敢问,指导学生懂得提有价值的、有创意的问题,开创民主的课堂作风。
  3、充分发挥教师的潜能,由于教学课堂的“活”,因此对教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