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和谐作文的价值思考

作者:卢卫东




  21世纪的公民应是认知、情感、行为和谐发展,富有创新精神的人。中央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新颖、科学和现实的方针也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教育领域中,新一轮课程改革一个核心的理念就是把“人”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它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积极创设舞台,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和谐的人文因素得到关注。但当前在“和谐教育”研究方面,较多的停留在“全人教育”、“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或者在纯理论的研究层面上,缺乏操作层面的研究。能结合作文课程教学,能反映系列、渐进、优化、实践的研究均未见过报道,个别类似的理论或训练对于现在的新的课程改革、建立“和谐”社会的精神已明显脱节或滞后。
  教育的实质就是使人的理性和潜能得到和谐的充分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作文教学是否更要体现教育的人文和谐关怀已逐渐为大家所关注。因为丰富的内涵和科学的训练是作文“工具性”的显著标志,“多样文化”和“独特体验”是作文“人文性”的价值取向,作文教学过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使学生的“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基本素质和谐发展,就应成为作文教学的必然目标。作文教学要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把培养有智慧、有灵性、有个性的和谐发展的人当成作文教学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结合作文教改,应该思考:如何充分调动各种作文资源,构建起一个和谐的人文作文教学体系,以此充分调动每一个教师、学生对于作文“教”与“学”的积极性,同时促进教师、学生、社会三者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语言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只有在和谐状态中才能实现。写作教学要培养学生言语书面表达能力,必须首先培养人与书面语言的和谐。这种“和谐”,是一种主动运用语言、选择语言、创造语言的状态。但是目前学生普遍不爱学作文、害怕写作文就是个体与语言疏离状态的表现。究其原因,现在的作文教学中,很少能给学生必要的语言“亲和”的机会,不愿意满足学生对创造精神产品(作文)的愉悦性要求,很少真正顾及学生人文精神的和谐全面发展。漠视人文因素的现象屡见不鲜,具体表现为:①作文教学的简单化。有些作文施教者无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单纯地运用硬性制度灌输式施教,虽然也强调学生的写作训练,但这种训练往往具有强制性,简单地追求训练的数量和频率,学生只有执行“写”的义务,而没有自己选择“写”的权利。②作文教学的功利化。作文教学的目标从某些程度上说已经退化成一种欲望的外在表现,学生的职责就是学好作文将来考个好学校,就连“写作”兴趣班也为考个高分,获个奖等等。③人文关怀的淡漠化。在现在的作文教学中,教师更多地关注教学工作的流程是否规范,训练的行为是否符合制度的规定,似乎每一个行为都存在一个流程去照抄,人文的关怀在作文教学中变得越来越淡薄。④课程结构的模式化。没有关注学生的需要,永远只是流程式地完成着教育专家的安排。要使作文教学发展符合课程改革的需要和潮流,必须走和谐的人文化的道路。
  本人曾结合自己的作文教学实践开展过4项国家、省、市级作文教改实验,在“通过作文实践培养学生主体精神”方面作了一定的探索,部分课题已经鉴定结题。但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越来越紧迫地意识到,学生作文能力的发展乃至教育的发展,单单试图从学生的角度培养有个性、有创造、有主体意识的和谐的人是远远不够的,出路在哪里?时代要求人与其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和谐共生,时代要求学科文化向生活世界回归并与“大众文化”融合,时代要求人格整体发展,课程的综合化、和谐化设置也就成为必然。同时,作文施教者既要突出自己的教学特色,又要结合当前的教育教学的实际和发展趋势,从课堂教学着手,探索创建一种既重视知识传授,又重视智能发展;既注意人的基本素质的提高,又注意人的个性特长,达到人的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教学模式,创设信息化、开放性的作文教学体系和教学环境,把“教育变成生活,把生活变成教育”,让学生成为作文认知的主体,经过感知、筛选、归类、概括、搜集、重组等一系列心理活动和互动学习活动,形成与发展自身的作文认知结构,促进学生在心理、智力、性格、能力、知识方面、主动、协调、和谐地发展。鉴于这样的理解,我在原先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和谐作文’”的目标,试图通过营造和谐的人文化的作文文化,实施和谐的人文化的作文教育,实现张扬个性、发展人性、建构主体,最终达到师生共同得到和谐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