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拓展自主作文的交流空间

作者:骆中全 舒 芳




  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可概括为:老师出题(一厢情愿)——学生写作(被动应付)——老师批阅(愚公移山)——老师评讲(孤掌难鸣)。如此低效的循环往复,学生被动应付,谈“写”色变;老师也疲于奔命,成为拼命移“山”的愚公,然而今天移走明天又来,学生对老师的付出大多不屑一顾,结果“两败俱累”,收效甚微。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生写作提出如下要求:重视鼓励自由表达,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能与他人交流写作体会,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为此,我们应采取积极的训练步骤,拓展交流空间,为学生的自主作文创造条件,使学生在整个写作训练过程中始终积极参与,以鼓励其自主作文。
  首先,“命题、成文”环境宽松。训练形式的确定不应搞一刀切,而是通过学生的自问(自疑)来确定。训练内容只有宏观计划,不作微观限制,如训练写人的文章,给一个半命题为《是一个令人 的人》,(或学生自由命题),开始不作任何指导,也不作体裁上的限定,同学们可自由选材立意,避免条条筐筐的束缚,给同学以尽可能大的想象空间,写自己愿意写的内容,这就为学生写真事、抒真情创设了宽松环境,使他们的写作积极性提高。这样,宽松愉快的“自问”,就为积极而充实的“自构”(构思成文)创造了有利条件。“自构”环境也应相对宽松,如先由学生独立打腹稿,然后再由几位上台朗读“心作”,各组针对“心作”得失,讨论后发言评点,尤其对文中不足,要求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最后,大家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心作”,形成书面文章。
  其次,批阅评改换位审视。老师不包办代替,让学生以双重身份(既是学生又是老师)来交换批阅,遵循“自测”“自评”的原则。在批阅要求和方法上可提出四点要求: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由点到面、由分到总,并做到分步实施,逐步综合(具体要求和步骤略)。每周增加一个步骤,这样循序渐进地提高要求,由寻找错别字到文章结构,从标点符号到语言表达,由眉批到总批,学生对文章的评判水平不断提高(评语字数由150字到500字不等),在评阅他文的过程中,自己的判断能力和写作水平也相应提高,从而使批阅程序得以优化。
  再次,信息反馈相互渗透。学生批阅他人的作文在标明错别字、病句,写眉批、总批打上分数(评分标准略),并署名后,即可将作文本交给作者,要求各位随即订正错别字、病句,并对批阅和评语不解之处向批阅者咨询,这整个的过程就是“自馈”。学生平时对老师批阅的作文基本只看分数,不太顾及其他;而面对与自己平起平坐的同学批阅的作文,同学们特别在意,交流积极,讨论热烈,他们甚至会为一个标点的用法争持不下来请老师明断。这样,在争论中不仅会对批阅中反馈的信息相互渗透,而且会使批阅者更加投入,一丝不苟。这就为作文写作和批阅的良性循环,优化写作程序创造了主观条件。
  当然,要使交流真正成为学生自主作文的载体,还必须充分发挥老师导的作用。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所谓“愤”是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所谓“悱”是口欲言而未能之貌。老师适时地启发和引导,学生对交流的空间就会产生“别有洞天”的感觉,其作文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以作文的“自馈”(评讲)为例。
  “自馈”既对已有的学程信息进行综合反馈,又自觉形成对未来学程的构思,它是一个新的起点。而“自觉观念”既作为学程中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又作为各种学习观念的基础,在观念的循环渗透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自馈”作为知识结构上升为观念的过程,显得尤为重要。
  作文的“自馈”,在老师的组织下进行,但仍以学生为主,为锻炼学生识别和判断能力,评讲时先由老师引导学生确定该篇作文的优劣标准,再各组推荐“代表作”,并与老师面批选定的作文权衡比较,选取几篇有代表性的文章由学生在全班朗读,每读一篇文章,先让学生自由讨论,然后全体同学竞相举手发言,评点得失,接着宣读该文批阅者的评语,最后老师也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师生之间协调融洽,交流的空间就拓宽了。
  善于思疑辩理是创新的开端。我们还规定,作者可在取材立意、语言表达等方面对批阅有疑义的,当场主动地向批阅者咨询,并要求批阅者现场解答,老师也适时地做些点拨,只要学生能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就予以肯定。这就使作者、批阅者有了自觉展示自我的机会,也锻炼了应变能力和临场发挥水平,不少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增强了。至于“作后感”,则是每位作者针对批阅者的批语,结合自己的文章谈得失,重点是对“失”提出修改意见,要求字数100到300字,交批阅者审查合格后,该篇习作才算最终完成。这是落实“自馈”的最有效的措施。
  这样,在整个写作交流训练过程中,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综合能力,更为他们今后的自主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