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怎样写读后感

作者:李振敏




  读后感在中学生作文训练中备受重视。但很多学生对读后感的写法,一直模糊不清。有不少学生长篇地描写介绍原文的内容,最后用一两句话说出自己的感想来结束全文。这是对读后感的写法缺乏理性的认识。
  读后感属于议论文范畴,是议论文中的一种特殊文体。这是由它的写作对象决定的。读后感,是读后产生的感想。重点是感,而不是读,也不是引感物。这就决定了写读后感的基本套路:一、简介引感物,引出感想(即中心论点)。二、用道理和事实论证论点。三、照应引感物,总结全文。
  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部分:简介引感物,引出感想(即中心论点)。
  对引感物的简介,一般不需叙述,只要准确地说清引感物的内容即可。也就是说,你对哪点有感,就专简介哪点。千万不可把整个情节或内容统统叙述一遍。只要求你对感触最深的内容用一两句话简明扼要地介绍清楚即可。紧接着用一过渡性的句子,引出作者的感想,这就是中心论点。
  第二部分:用道理和事实论证论点。
  这一部分是读后感的主体和重点,这里,不是论证引感物的内容,也不是论证我为什么会产生这个感想,而是论证论点的正确性。此段的写法,与一般议论文的写法是一样的。这里,作者可以运用各种论证方法,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论证论点,使论点得到深刻的、充分的证明。
  要特别强调的是,在论证过程中,一般可以抛开引感物,只需紧紧扣住论点即“感”进行论证。这时若用到引感物,它只能作为一个论据来出现,如果论据用不到它,它就不能出现。读后感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这一部分。
  第三部分:照应引感物,总结全文。
  因读后感是由读后产生的感想,所以,不能在论证部分嘎然而止,它从哪产生感想,就应回到哪去。也就是说,一定要照应引感物,才能结束全文。
  以上所说读后感的写法,可归纳为四个字:“引、议、联、结。”这是读后感的常规模式,当然不是一成不变的机械模式,除“结”之外,其余部分的次序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变动。
  为了让同学们对读后感有更深刻的感受,特附读后感一篇作为例证。
  
  从点滴小事做起
  ——读《劝学》有感
  
  战国荀况的《劝学》,自古至今鼓舞着成千上万的学子走向成功之路,尤其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句名言,更是一直在激励着炎黄子孙不懈地奋斗。这句话告诫我们这样一个哲理:要至千里,必须积跬步,若不积跬步,就不能至千里。
  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远大的理想,能否实现,关键在于为实现远大理想能否踏实勤奋地持之以恒地为之做好每一件事。古今中外凡实现远大理想的人,无不是从点滴小事做起的。
  古代医学家李时珍为写《本草纲目》,几乎走遍了祖国的山川,对书中的每一味药,都做了认真的研究,才得以发现药书中的错误之处,并对其一一纠正。正是他一丝不苟的精神,才成就了他的事业。
  我国京剧戏曲家梅兰芳,青年时去拜师学戏,但那位师傅见了他却冷冷地说:“长着一对死鱼眼,天生不是唱戏的料。”这当头一棒,却没有把他击倒,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每天都在辛辛苦苦地训练自己的眼睛,用眼睛追随天上的飞鸟,追逐水中的游鱼,累得眼睛直流泪水,但他还是不放过每一个训练眼睛的机会,终于把眼睛训练得像一泓秋水,炯炯有神,成了世界闻名的京剧艺术大师。
  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达·芬奇少年时期学画,很不耐烦总让他画鸡蛋。老师严肃地对他说:“你仔细看,同一只鸡蛋在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光线下,色泽与明暗都不一样,你不要以为鸡蛋容易画。每个画家都是从打基础学起的。”此后,达·芬奇开始认真刻苦地按照老师的教导,从一点一滴处着手,经过长期的技艺训练和素材的积累,终于给后人留下了《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等光辉的伟作,成了世界著名的绘画艺术大师。
  成功,使人们赞叹不已。然而,成功的背后,哪一个不是吃尽了辛酸,默默无闻地为之不懈地奋斗和点滴的积累,才走向成功的?而那些不想奋斗,就想一举成名的人,哪一个不是一生空有理想却碌碌无为,荒度一生的呢?其实,成功是事物质的飞跃,点点滴滴的小事,则是其量的积累。一切事物,只有从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质的飞跃,正如“水滴石穿”、“滴水成河”一样。若没有跬步,何以至千里?若没有绵软的水滴持之以恒的精神,石怎能被滴穿?若没有千万条涓涓细流,又何来汹涌澎湃的大海呢?“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句名言,告诫我们要有“积跬步”而“至千里”的恒心。道理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懂,但真正具有恒心的人并不多。如有人想当数学家,却不肯认真解一解老师出的每一道题;有人想当作家,却不肯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每一个习作。如果李时珍对每一味草药不屑一顾,达·芬奇不从画蛋起步,那么他们的理想怎能实现?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句名言,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要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达到“积跬步”而“至千里”的境地,就必须持之以恒地从与之有关的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