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思辨性

作者:刘 芳




  语文教学中的思辨性是指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理性的思考,语文教学中的文本因为有教养的辅助,有权威的说法,老师很容易缺乏自己独到的见解,加之中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一些思想的火花很容易在传统应试的教学模式中被戕杀。于是,就产生了一批盲从的教育者和学习者。而现代语文的人文性越来越强,不论是阅读还是写作都涉及到我们对社会对人生的关注,对人类理性精神的思考,当学生缺乏这类思考之后,不仅语文作为一门学科让他痛苦,而且这种缺失也会影响他的人生。
  如何让学生摆脱权威与习惯的束缚,增强反思与批判意识,这也成为语文教学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现就这一点,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首先立足文本,注意课内向课外的延伸。
  语文课一定要立足文本,延伸是在一定的限度之内,以此为基点,创造出一个开放、自由,人性张扬的课堂,不搞一家之言,只有这样,才能让所有的思考在课堂上碰撞。记得上《出师表》时,我稍稍课外延伸了一下,我问学生从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诸葛亮是一位政治家,我问他从哪里看出来的,他说《出师表》整个写得情真意切,忠心耿耿,没有谈出自己出师的具体步骤、规划等等。我笑了,我说你正好谈出了《出师表》的特点,从你的话中,我感受到你还想说诸葛亮不像民间传说中的那样神机妙算,他不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吗?我将这个问题留了下来,要学生课下查资料,并形成文字,形成自己对诸葛亮独到的认识。第二天交上来很多观点,同学们各抒己见,虽然有的观点显得幼稚,甚至是荒谬,但毕竟那是自己的。
  其次,关注社会热点,让语文课回归生活。
  语文课的空间不应只局限于一本语文书,语文课的空间被我们人为的缩小了,教师只是一个传声筒,自己的思想不要了不说,还扼杀不同的声音,扼杀所谓的异端,专门从文本上去学习语文,势必扼杀语文鲜活的来源,所以语文学习不应抛弃社会,抛弃生活,我们可以把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新闻会客厅》,凤凰卫视的《风凰大视野》、《纵横中国》搬到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来。此时的老师必须要有新闻人的敏感,能将学生熟悉的,关注的话题从生活中抽出来,师生齐动手,查阅资料,做成专题,让这样一些专题回归到语文课堂。我曾经和学生一起做过一个《马加爵事件反思录》的专题,我们共同探讨了犯罪与个性、心理、贫困、教育、社会等的关系。这堂课有一些不太爱学语文的同学都动了起来,因为他感到语文学习就在自己身边,对其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无疑是一个有益的指导。
  再次,让作文课边插上思辨的翅膀。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现在的作文话题:个性、习惯、生活与学习、学会欣赏等等,这样一些话题人文性很强,对心智还不成熟的中学生而言似乎太难,我们也看到了很多思想苍白的文学。那么,对老师而言,如何操纵作文教学来提高作文的思辩呢?
  我觉得我们可以注重二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注意布置作文前的准备活动,不要把一个题目甩给学生后,不闻不问。比如,写“个性”这个话题时,你可以先列举以下几个小问题给学生让学生回答。
  ①什么是个性?
  ②个性由什么来决定,个性又可以决定什么?
  ③个性的分类?
  ④我的个性是什么?我的个性好吗?
  ⑤个性可以改变培养吗?
  告诉学生可以查阅心理学方面的书籍进行解答,也可以直接上网查找与个性有关的内容,做了这样一轮作业之后,再回来写作文相信学生一定会收益不浅。
  第二个环节是在作文之后的小结,教师讲评之后,学生一定要就讲评内容形成文字,不论是思想方面还是技巧方面。
  当热身——作文——小结成为一套定式之后,热身那个环节可以试着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问自己,自己解答,这一套程式训练多了之后,热身这个环节就可以化为学生作文前的自由思考,不形成文字学生也有了自己的思维运算过程,思辨过程以无声的方式进行,这才是作文应该上升的一个境界。
  最后,活动课必不可少。
  提到活动课,似乎与思辨无关,大家容易把它联想成一台大戏,你方唱罢我登场的那种。对初高中生而言,活动课不能只流于形式,流于技术,要注重的是活动课完结之后的整合过程。学生必须把自己的收获形成文字就像把作文评讲课的收获形成文字一样,在作文的过程中梳理自己的思维,没有这样一个过程,这堂课只能像一场过堂风。比如说,你举行了一场辩论赛,除了正反方辩手收获颇丰之外。场外之人只看了一场热闹,这样的辩论赛时效是极低的,形成的文字是让自己的思辨沉淀成熟的必经之路。
  活动课的形成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一篇小说可以通过演出来展开,一篇散文可以根据创意去DV,而一个事件则可以形成一个议题,重要的是你要说出你的心得,你要能解释你的创意,你要抓住一个事件的本质,这一切如果都能涵咏成文字,而不只是形象思维的一些碎片,你一定要有所收获,另外,开展读报、摘抄等交流活动是有必要的,这需要一个老师来长远的规划,有“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气度。
  总之,语文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的思想不断碰撞才能使语文教学真正实现教学相长,“我思故我在”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应插上思辨的翅膀飞翔。
  单位:武汉市二十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