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思辨
作者:潘志群
一、以本体价值引领课堂思辨
1、有疑之处起波澜
子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不停留于所谓的已确定的答案,珍视学生看似无稽的疑问,点燃起课堂上冲突的火花,才能激发起学生主体间思维的撞击,从而带动学生结合文本,反复品味揣摩,深入地思考,运用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方法,提炼本质,达到思维的批判性和深刻性。
在七年级下半学期执教《丑小鸭》时,我以林清玄的散文《风雨中的椰子树》导入新课,在学生们概述过童话的故事内容后,几乎每个学生都能得出这样的结论:“丑小鸭”变成“白天鹅”是对困境最好的抗议,这也是丑小鸭不断追求美的过程。当学生们沉浸在这个幼年时便耳熟能详的故事中,去体会幼年时无法领悟的启示时,一个平时上课总是兴致勃勃的男生却眉头紧锁。在我的示意下,他说了自己的困惑:“老师,我觉得丑小鸭并非如您和同学们所说的在追求什么美,其实它一心以为自己丑,就想着去逃避,去死,最后是在很偶然的情况下成为天鹅的。”他的话引起学生们的一片嘘声。显然更多的学生不同意这样的看法,然而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没有学生能说出支撑自己看法的原因。面对这种情形,我领着学生就丑小鸭是否执著地追求美这个问题对文章进行了进一步的品读,要求学生紧扣文本找答案。品读过后,有学生引用了课文第三十九、四十自然段的景物描写,非常抒情地朗读出来,用质问的语气说:“这是丑小鸭眼中的世界,这不美吗?怎么能说丑小鸭不是在追求美呢?”有学生朗读第二十七、三十自然段中丑小鸭对母鸡说的话,读出了丑小鸭对水的渴望,对自然的热爱,对广袤世界的向往。学生们仔细地从文本中找寻自己的论据,对文字细致地推敲起来,从文字中领悟出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从细微处读出了文章的精妙。
2、释疑之时促深化
(1)引导学生真诚思索
有时候,在教学中呈现的轻松、流畅可能仅仅是一种惰性的平衡、低层次的和谐,在出版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可以毫不费力地得到各种教辅用书,课后练习的答案可以不经思考而唾手可得,学生口中所谓的正确回答、标准理解,并不能表明他们真正有了自己的感悟,如果教师听到了所希望的答案就以为达成了教学目标,长此以往,就会大大影响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教师应该及时地审时度势,既呵护学生的直觉思维,又要引导学生对这些瞬间涌现出来的奇思妙想进行审视和甄别,可以发现这些所谓的“创见”有些是经不起推敲的,有些是偏离文本的主体价值的,甚至不排除某些学生浮躁的学习心态在作祟。这个时候教师“平等中的首席者”的角色作用就应该体现出来了,要引导学生真诚地从自己的个体阅读体验出发,正心诚意地思索,而不是故作高论、刻意取巧。
(2)引导学生建构知识
学生的大胆质疑和独立思考也给我带来了新的发现:以前学过的叙事性作品的人物分析方法,在这儿得到了迁移运用。我就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类知识”的有效建构,启发学生从氛围的营造、对人物性格的烘托、对情节发展的铺垫等方面,来分析叙事性作品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就会发现这些环境描写有的看似闲来之笔,实际蕴涵深意,学生学到这儿,内心对人物性格的意会更明确了,对环境描写的分析也更加有条理了,这就是所谓的一般认知能力,对将来的学习具有生发作用。
二、从书本世界走向生活世界
1、人同此心,换位思考
八年级上学期在执教《台阶》一课,讨论课后练习“新台阶砌好了,为什么父亲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了?”这个问题时,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够通过品读文本,揣摩描写父亲造好新台阶后不自在表现的一系列文字,得出父亲觉得“不对劲”的原因,是父亲中国式农民长期的自卑心理造成的。我觉得按教参的提示,这样的讨论结果应该是比较圆满的了。“父亲不甘心啊!”一个学生小声的嘀咕漾起了水纹,继而让我看到了精彩的泛滥。为什么而不甘心?“父亲为自己在精神上依旧空虚,依旧不满足而不自在。”我接着问:那么,如何满足?学生们的思维活跃起来了,“父亲是希冀子女出人头地。”找到了小说中的语句:“我们家的台阶低!父亲又像是对我,又像是自言自语地感叹……”父辈们劳苦一生只为子女能够光耀门楣,这是中国人的传统心理。学生们联系起自己的父亲对自己的期望,纷纷叹父辈的艰辛,悔自己的迟悟。
2、回归生活,提升人格
文学是人学,那是由人来写,写的是人,为人而写的,那是人类用文学手段对个体生命的表现,为的是提高个体生命的层次。在语文教学中,对文学、文字的品味过程正是情感教育,人格培养的过程。文字的力量是神奇的,学生从文本中对比迁移到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去,在审视文本的同时审视自己、审视生活,激起情感和思想上的共鸣。在教材所创设的语言情境的激发下,唤起本体的情感需求,同时,随着情感、道德、意志、信念得到提高,自然就会转化为学习的强大动力。
单位:江苏宜兴市新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