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如何理解《谏太宗十思疏》的“三驱”

作者:杨 名




  高中语文第二册教材中,选有唐代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这篇有名的政论文以诚恳的态度、逻辑性极强的言辞,劝说唐太宗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笔者发现,在第三段中,魏征向皇帝提出“十思”的建议时,课文下面的一处注释令人费解:“三驱,网三面,留一面。”这是解释“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中的“三驱”的。当然,如果仅仅就整个句子而言,这种解释尚好理解,无非是劝谏皇上要节度私欲、勿贪享乐,狩猎时对鸟兽怀有仁慈之心,不要赶尽杀绝之意。但是,如果爱钻牛角尖的读者,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三驱”就是“网开三面,留一面呢”?驱,往往是“奔走,驱赶”之意,根据字典上的解释,无论如何与“网”是沾不上边的。
  确实,除了课本上的注释之外,其它书本上也有不同的解释。例如《古文观止》中,便将“三驱”解释为“一年打猎三次”。就整篇文章的理解来看,这种解释也未尝不可,而且更容易令人信服。难道是课本上解释有误吗?驱,《说文解字》中注释为“从马区声,岂俱切。马驰也。驱马,自人策马言之”。可见,人以鞭策马,马的反应称为“驱”。
  那么,“三驱”究竟是“一年驱赶(打猎)三次”还是“三面包围、驱赶”呢?
  早在《春秋》中即提出了君主田猎的“三田制”,以限制天子打猎的时间。据说在此之前,天子四季都可以出猎,孔子认为夏季打猎,有违天时,所以限制一年只能春、秋、冬三季田猎。古代天子田猎是一件大事,有保护庄稼、祭祀、练兵等多重含义,并非只是打打猎那么简单,更是一件重要的政治活动。因此后世君主多推行“三驱之礼”。由此可见,早期的“三驱”确实应指“一年打猎三次”,因为夏天是动植物生长、繁衍的重要阶段,此时禁止打猎,对生态有着积极的保护作用,更重要的是借助这一方式,统治者向被统治者传递着一种“仁”的信息。因此《汉书·五行志》中有“故行步有佩玉之度,登车有和鸾之节,田猎有三驱之制。此谓田以三驱以为度”。这里可见,三驱已成为一种古代礼制。
  南朝陈末陆德明《经典释文·引马融》云:“三驱者,一日干豆,二日宾客,三日军庖。”后人即解释为:一年打猎三次,分作三个用途,即祭祀(豆,古代一种盛器。干豆,即置干肉于豆中以祭)、宴客、充当军粮。
  但是另一种说法也十分普遍。
  在《向易》中却特别提倡古代天子打猎的“三驱”之法,不主张对野生动物一网打尽。《比卜》中记载:“九五: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意即:最明显的比附措施是用“三驱”之法,放走前面的野兽,使周围的邑民百姓没有戒备之心(意为不搔扰狩猎地区民众),这样才是吉利的。《周义正义》解释说:“凡三驱之礼,禽向己者则舍之,背己者则射之,故失其前禽也。”即打猎时将三面包围,放开一面,进来的野兽,凡是面对自己直冲过来的,一律放走;凡是背朝自己的则可以射杀。这样就可以保证野生动物资源不枯竭。孔颖达注疏:“褚氏诸儒皆以为三面著人驱禽。必知三面者,禽唯有背己、向己、趣己,故左右及于后,皆有驱之。”可见,驱,本是打猎的一种形式,而仅围三面,则显出猎者的仁慈了。这里的“三驱”即应解释为“三面驱赶”。
  由此可见,“三驱”确有两种解释:一年在春、秋、冬季打猎三次;打猎时仅从三面驱赶,让鸟兽有路可逃。无论是哪一种解释,我们都可以看出,这是统治者表明自己“仁”治的一个方式。
  再说网。古代的网作于渔猎,细分为很多种。罿,即捉鸟的网;罘,用来捕野兔等略大走兽,罟,即我们现在所知的“渔网”。《史记·殷本纪》中便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诸侯阐之,曰:‘汤德至矣,及禽兽。’”这个典故与前两种对于“三驱”的理解似有不同,在这里,商汤似乎更是一位至仁之君,如果百姓为鸟兽,对于他来说,归顺与否完全顺其自然。也只有汤这样的圣主才具有“去三面,留一面”的自信和勇气。后来的统治者皆以三驱为度,以示好生之德,多少也是受汤的影响。但对于汤的潇洒,却并未完全继承,而演变为三面驱围,仅张一面之网。被猎动物迎面奔逃者,可免于猎杀。
  后来在佛教发展高峰的南朝梁代,武帝萧衍笃信佛教,他撰写了《断酒肉文》,断绝荤腥,而且颁布了《断杀绝宗庙牺牲诏》,禁止宗庙的牺牲。这是有违儒家礼法的,但他认为杀生吃肉是不慈悲的表现,与佛教慈悲为本相悖,坚持推行。在《断杀绝宗庙牺牲诏》中即引用“三驱之礼,向我者舍,背我者射”来作为论据,支持自己禁止丹阳、琅琊二境渔猎的诏令。这便将“好生之德”做得更加干脆。当然,梁武帝是出于宗教的信仰,他的做法并不能代表多数。
  单位:湖北荆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