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作文备考中的思辨能力培养

作者:杨霹雳




  所谓思辨能力,指一个人对事物的思考辨析能力。目前学生审题能力不强,认识事物片面肤浅,而高考作文要求却有所提高。下面我想结合《考试大纲》写作部分中的三项要求——“符合题意”、“深刻”、“有创新”,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在难中求准
  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对一类文要求很高,首先要“切合题意”。而学生在切题方面往往存在诸多问题,如另起炉灶,断章取义,转换话题,顾此失彼等等。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对话题和材料没有进行认真思辨,二是近年来全国高考作文命题难度有所增加。自从2003年首次使用关系型话题以来,2004年全国有10套题运用这种作文命题方式。2005年全国卷甲卷话题是“忘记和铭记”,考生要想切题发挥,就必须以话题为核心做相关联想,或从“忘记”中挖掘值得“铭记”的因素,或从“铭记”中搜寻需要“忘记”的因素,并把它们的相辅相成做为一条内隐的线索,紧拴住话题的两个概念。2005年全国卷丙卷作文话题“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等也要用到辩证的思考。这种题型不容易猜题押题,能较好地检查学生的思维能力,但增加了审题难度。2004年高考湖北省作文话题“买镜”用的是比喻义,且涉及两个方面。从考生作文的实际看,很多文章只写了“镜”而遗漏了“买”,导致得分低。这不能不说明一部分考生思辨能力差或者忽视了思辨能力在审题中的运用。
  对上述难题,教师确实应该引导学生认真地思辨一番:话题的表面意义是什么?实际意义又是什么?有没有比喻意义、象征意义、联想意义或其他深层含义?话题前的材料(寓言、故事等)有没有举例作用?提示语能不能帮助我们理解话题、拓展思路?能引起我们哪些想象和联想?关系式命题的两个概念之间有没有关系?是什么关系?写作时从哪个角度切入才能把两个方面联系起来?总之,对话题的内涵和外延,对作为引子的材料以及拓展思路的提示语,都要进行仔细的思辨。这样,才能准确地理解题意,写出切合题意的文章来。
  
  二、在易中求深
  有些平易的作文题十分接近生活,没有审题难度。但是,拿到这样的题目,如果不加思索就写作,则难以写出出众的好文章来;如果对这样的题目作一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辨,则有可能写出富有深意的文章来。2005年全国高考题乙卷话题“位置与价值”,题内所含的辩证关系已一目了然,而且所触及的社会生活范围也很宽泛,因此可写的社会现象、可论的观点会有很多层面,如:位置低——价值大;位置低——价值小;位置高——价值小;位置高——价值大;或位置不分高低——价值不分大小等等。要想达到发展等级中的“深刻”,考生就必须在“透过现象深入本质”上下功夫。
  2004年上海高考作文题是以“忙”为话题。如果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价值取向作深入思辨——忙的目的是什么,人们为什么忙,应当怎样忙,忙的结果是什么,忙给人带来怎样的启示等等,文章就会有一定的深度。如上海一考生写的《忙,不亦乐乎》,就是经过认真思辨后写出的一篇富有深意的满分作文。
  
  三、在辩证中求新
  辩证分析,是看待事物、处理问题避免简单、片面乃至绝对化的分析方法,也是作文求深创新的思辨方法。在写作中运用这种方法,除了能把问题说得深刻透彻外,还能更全面地理解话题,更独到地抒发见解,写出新颖别致的文章来。
  2005年湖北高考作文时,其中一位考生运用这种方法。该文题目是《出乎其外,入乎其内》。该文开篇托出自己对“出乎其外,入乎其内”的理解,从“做事”“做人”“涉世”三方面构筑一种人生境界,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诠释材料内涵,视角独特,论述精辟,放射出强大的思考力。
  辩证分析体现的是一种高层次的思维能力,运用时要历史地看问题、全面地看问题、发展地看问题、普遍联系地看问题,教师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多掌握一点辩证分析的方法。
  学生作文的思辨能力是体现在审题、立意、选材、构思等各个环节之中的。因此,思辨能力训练可以根据班情选专题进行,让学生针对某一话题、某个观点或某则材料作思考辨析,也可以挑选优秀文章让学生学习借鉴其中的某一方面,还可以结合课文教学或复习进行。常言说,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我们在后段复习备考中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学生的审题能力、写作水平必然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写出“符合题意”、“深刻”、“有创新”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