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考场作文出新方法举隅

作者:华秀红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翻一翻近几年来的高考满分作文,我们也不难发现阅卷老师们总是偏好于有创新特色的作文。那么,考场作文如何出新呢?
  
  一、标题上显新
  一个人能有一双聪慧明亮的大眼睛,那就可以很好地传情达意。有人把作文的题目比作人的眼睛。如果我们能够为作文嵌上一双美丽而又明亮的大眼睛,那么,我们的作品将会赢得更多的青睐,将会产生使人一见钟情的奇特效果。文章拟题方法有多种,如制造悬念法、借用修辞格等。但最能给人新颖、深刻印象的拟题方法就是“翻作”,即套用某种固定格式。这种固定格式可以是古代诗词名句、成语,也可以是习俗语、名言警句、流行歌曲歌词等。套用时,既可在原有的固定格式的基础上,对关键词作画龙点睛式的改换,使之焕发出新的光彩,如《新官上任三把锁》《教育难过金钱关》;也可反弹琵琶,对固定格式反其意而用之,譬如《殉情者止——爱情诚可贵,生命价更高》《饿汉不知饱汉撑》。这些标题仿拟固定格式,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既借原有形式和意义引发读者的联想,又赋予其新意,使标题新鲜生动、活泼醒目。一篇通顺、扣题的文章,能有这样的标题,得分自然不会低。
  
  二、文体上翻新
  由于传统教学过程对文体意识的强烈灌输和学生的视野狭窄,学生作文往往不敢或不知怎么突破文体框框的分分寸寸,机械而僵化的表现形式使得学生作文千人一面,味同嚼蜡。实际上,我们可以从许多文学作品中看到文体创新的实例。如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韩少功的《马桥词典》,当代文学上的许多先锋派作家的实验文本。前两者分别以日记和词典的形式来写小说,后者更是打破文体壁垒跨文体写作。这些作品带来的陌生化的冲击和文学形式上的革新,都能给我们有益的启示。不少学生作文也在文体上作了大胆创新,在中考和高考中赢得了高分。如用剧本的形式、广告词的形式、说明书的形式、文言文的形式、诉状的形式、辩论会的形式等等。如2005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作文话题是“有个好心情”,有的考生采用了药品说明书的形式或文体,来表达对话题的理解。把好心情看成一种药品,将全文分为主要成分——功能主治——用法——注意事项四个部分。用主要成分来说明怎样才能获得好心情,以功能主治来阐明好心情对人的重要意义,通过用法表明保持好心情的方法,最后通过注意事项补充不仅要让自己保持好心情,还应注意不要破坏别人的好心情,否则自己的心情也不会好。文章语言简洁凝练,层次清晰结构合理,形式新颖别致,阅卷人读到这样的文章想不给高分都难。当然,文体上创新不仅要大胆,还要讲究适宜。如果运用不当,很可能弄巧成拙。
  
  三、联系上掘新
  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纵横交错的,多向性的,影响事物的原因有主观的,有客观的。要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就要有意识地改换思维角度,考察事物之间多种联系因素,从中往往能另辟蹊径看到新的问题,获得新的发现。更难能可贵的是这样能发掘出事物间隐蔽的关系,把看似不相干的材料壁垒打通,把它们跳跃式地联系到一起,收到出人意料的特殊效果。如有人撰写文章把看似毫不相干甚至矛盾的两组分散的数据联系到一起,引发出一个令人深刻思考的结论。一个数据是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GDP逐年上升,但中国人均收入只是美国的2%。另一个数据是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在全球仅列日本之后居世界第二。由两者的悬殊引起的第三个数据是中国的基尼系数为⒋5,远远超过国际警戒线。由此得出中国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严重的观点,呼吁社会公平。再比如目标也是写两极分化,有人不局限于经济上的悬殊对比,而是联系到符号的角逐,从符号的占用到符号的传播,只有少数人可以常常露面,高视阔步;而沉默的大多数人仅仅作为一个抽象的背景,渺小地存在。许多时候,电视屏幕上的世界,仅仅是一些精英人物的世界。
  
  四、材料上用新
  要使自己的文章脱颖而出,还必须注意材料的创新。新颖的材料,具有新鲜、活泼、生动、有趣、洋溢着时代气息等特点,很能新人耳目。文章最忌老一套,如果一论勤奋,就举李白的铁杵磨成针的故事;一说助人为乐,就提徐虎、李素丽;一讲无私奉献,就引焦裕禄,必定给人落伍之感,令读者生厌,更难令评卷者亮出高分。有人说:“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几百年。”更有人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是的,无论是勤奋不懈的人,还是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人,当代都有,如:许振超、殷雪梅、任长霞等。那么怎样使自己的材料新呢?首先要有求新的愿望和习惯,保持对现实生活的满腔热情,紧跟时代的步伐。平时坚持阅读报刊,收看新闻联播,多关注那些反映时代趋向、世界局势、社会矛盾、观念变革等热点问题和热点事件,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同时对获得的信息勤记录,勤整理,勤记忆,我们的头脑就会不自觉地贮存广泛而丰富的新信息,写出的文章自然给人创新感、愉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