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文学理论教学改革方向刍论

作者:池永文




  在教育部推动的“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中,全国各高校都纷纷投入到文学理论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中,提出了不少教改方案,出版了许多新教材。这些方案和教材虽然各具特色,但都触及到文论教学存在的共同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新时期文论教学的主要思路。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当前高校文科文学理论教学工作依然存在许多矛盾和困惑,改革与发展依然任重道远,用一句政治上的话说,还须“与时俱进”。为此,本文就当前高校文学理论教学改革的方向提出一孔之见,求教于文论教学的行家。
  
  一、当前高校文论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
  
  严格而论,当前高校文论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不是什么新问题,而是已经或正在进行的教学改革尚未解决的矛盾和尚未实现的目标。概括起来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学科观念封闭,过分脱离实际性。尽管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都出现了很多改进和创新,但从总体上说,当前高校文论教学仍未摆脱一味地讲文本、讲形式、讲语言的模式,追求知识的系统性、丰富性、完善性导致进入文学理论教学的某些误区。
  自律论很难解释当代文艺和文化活动的变化,其结果便是远离社会生活。如片面坚持纯文学的立场,导致拒绝承认大众文化的合法性,导致文艺学的研究对象过于狭隘,局限于对经典的作家作品的讲解,却排除了对新出现的文学艺术形式或审美活动承载方式(比如广告、时尚等)的研究与指导。僵化的“题材特征”教学,使大量新兴的文艺作品无法进入现成的题材归类。这就难免要触及文学理论学科的价值重建问题。一方面文艺理论的意识形态性越来越高度抽象概括,另一方面学生的鉴赏素质却越来越低下。许多高校中文系学生虽然在对文学的本质属性、流派、特征、范围之类的概念、分类谈得井井有条,却读不懂鲁迅的《阿Q正传》,感受不到徐志摩《再别康桥》意境美,如此下去,我们不得不对文学理论教学进行一番严肃的思考。
  2、教学观念陈旧,过分强调经典化。尽管有所改进,当前高校文学理论教材中的大多数理论依然是从高尔基、日丹诺夫理论演化而来,突出了文学的意识形态性,忽视了文学的鉴赏性,大量篇幅放在了文学本质论、发展论和创作过程方面,对作品论及鉴赏论则粗略概括。说到底,教学目标往往只针对作家而非读者,起不到积极的指导作用。如众多教材无一例外把介绍了文学形象的最高境界——文学典型作为重点,而对于新时期出现的解典型、泛典型却被斥之于外。讲文学创作风格和流派只仅仅局限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等,而对当前世界文学的流派纷呈、多元化发展的现实缺乏充分介绍。原因在于我们教材的体系是建立在创作实践的基础之上,是根据传统创作总结出来的规律而不是根据鉴赏归纳出来的原理。实践性是文论教学应有的品格,它永远是与时俱进的,而不是停滞的、僵化的需要不断传授和研究新出现的文学现象,如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关系问题,大众审美文化问题,纸介质文学出版物和网上文学作品关系问题,都需要文论教学加以面对。当然这些问题也正处于变动之中,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对它进行理论概括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文论教学还是应当引导学生和启发学生面对新的文学实践,做出新的思考,提出新的见解,使文论教学永远同文学实践保持密切的联系。
  3、教学形式刻板,过分突出教条化。如今文学理论教学往往被大而化之的原理、反复引征的材料和充斥陈词滥调的讲授所替代。教师缺乏激情,学生也缺乏兴趣。大家一起瞧不起文学,更蔑视文学理论。著名作家莫言就很瞧不起文学概论,在他看来,那都是不动脑子或脑子进水的人攒出来的货色。不要说莫言这样的作家对大学中文系必修课文学概论不屑一顾,就是在校本科生也习惯于视之为可有可无。“纯文学”即便对于中文系的学生来说,似乎也成为遥远而又陌生的东西。他们多以互联网、电影电视等窥探世事的变幻,文学欣赏能力一天天钝化。
  文学理论教改必须朝着人文化、批评化、跨学科、多学科方向,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文学理论教学改革,涉及到对广大学生如何施教,以什么去施教,以及这门学科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的问题。理论教学的创新尤其需要对常识与常规进行大范围的挑战。审时度势,走出学术象牙塔和文学审美城,扩充收编能力,弘扬宽容精神,激发学术生命。
  
  二、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
  
  第一、进一步明确教学目的。
  明确教学目的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对于高校教学工作而言也似乎是个幼稚的说法。其实,当前高校文学理论教学工作中所出现的盲目性正是教学目的不明确的结果,这不是某一课时、章节或某一门课程教学目标不明确,而是缺少一个总体的人才培养目标。笔者认为,从根本上说,高校文学理论教学应立足于达到以下目的:
  1、提高学生的鉴赏素质。虽然在教学中不能忽视文艺理论的创作实践意义和理论派生意义,但根据学生在实践中的具体情况以及学科基础,必须明确:提高学生的鉴赏素质,是文艺理论教学的首要目的。明确了这一目的,我们就应当在教学中突出重点,将教学的重点从文学本质论、文学发展论、文学创作论中转移出来,放到作品论及鉴赏论中,特别要详细分析作品审美层次构成。对教材内容有所增删,降低本质论、发展论的要求,拓宽加深作品构成论内容。学生的鉴赏素质不可能在听完文艺理论课后就会自然提高,而必须加强鉴赏训练,在鉴赏中培养素质。这就要求在教学中适当压缩理论讲述时间,增加鉴赏训练。
  2、帮助学生掌握一定文学理论基础知识,树立正确的文学观。我们不能回到过去那种单一的文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只认定某种理论观点是对的,而把别的理论观点一概归于错误。适当介绍一些中外古今的著名文学理论观点是必要的,但总体上必需坚持一种主导性的文学理论观点,即既在学理上能更广泛更深刻地说明解释文学现象,同时又最切合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这就是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需要在原有基础上加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学理重建,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来研究文学问题,阐明文学规律。
  3、要努力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文学理论作为一门理论课程,不同于一般知识性学科,不是仅仅介绍各种文学理论知识和各家各派的观点,更重要的是它要揭示文学的本质规律,要阐明文学理论本身的“学理”。即使是介绍各种文学理论观点,也不应仅限于罗列几个知识点,而应着重讲清楚这些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联系和理论思路,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理论思考,通过不断加强这种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
  4、要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文学是人学”,优秀的文学充满深厚的人文情怀,体现出一定时代的人文精神。文学理论课程的意义不仅仅在“教学”,更在于“育人”。文学理论教学除了传授文学知识和锻炼分析能力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过去只是把文学理论看作一门社会科学,只限于把文学作为社会现象来解释,或者像形式主义文论那样,把文学作为某种“科学”对象来观照与阐释,这样就把文学和文学理论本身的人文精神内涵遮蔽了。今天我们更有必要强调文学理论的人文科学性质,不仅在文学理论的学理研究与阐释中,尽力开掘它的文学内涵。而且在文学理论教学中,努力张扬它的人文精神。
  第二、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学术个性。
  文学理论教学向何处去?是一个方向性问题。童庆炳先生主张最好避谈文学的本质问题,而以文学的观念问题取而代之。之所以有认识论模式的文学观、体验论模式的文学观、语言论模式的文学观、修辞论模式的文学观等众多的文学观念,就是因为文学在今天更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现象,不仅仅局限于其单薄而淡薄的审美含蕴或哲学、美学、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等日益古板的教条,任何富有洞察力、阐释力和概括力的文学理论都难以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
  一是要着力培养学生实际运用的能力,即高度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这包括理论思维能力的培养,养成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和理论概括能力。在培养理论思考能力的同时更要突出而对具体文本的解析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走向活跃的文本批评,提高学生的批评能力,使理论本身变得生动、有趣。
  二是要强化日常生活的审美和艺术化教育。文学已不再仅仅是反映社会生活的镜子,它也在悄悄地建构甚至改变我们的生活。文学理论教学同样需要研究那些具有文学艺术因素的社会现象,虽然这些现象已经大大超出诗歌小说等传统的文学样式或类型。
  第三、跨学科发展。
  跨学科性也是文论学科本身发展的要求。文学是一种审美现象,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关联着人类的文化心理和文化精神,有了文化视点就可以对许多文学现象做出更宏阔、更深入的阐释。
  一是增强反映文论新成果的课程,如文艺心理学、文艺美学、中西比较诗学、文艺学美学方法论、文化诗学等等。文论教学和教材需要面向世界,面向学科前沿。缺乏对文论新成果的充分吸纳,教学便失去时代感。
  二是大量吸纳学科前沿的内容,如吸纳文艺心理学理论来阐释文学创作的心理机制,吸纳形式主义、新批评和结构主义的有益成分来分析作品的形式构成和创造等等。基础理论要吸纳的应当是有理论价值的、经过检验的前沿成果,从前沿成果中提炼基础理论,以保证基础理论课程内容不断更新,永远充满生机。
  
  单位:湖北民族学院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