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作者:钱晓灵




  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性、人格、人道为本位的知识意向、价值取向。教育恰恰是人文精神得以传播的重要途径,教育应充满人文性。语文,这门基础学科,更应将人文精神作为重要内容贯穿于其中。语文学科在形成学生的独立人格达到“立人”这一目的上,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功能。可是,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教育的异化、人文精神的失落。因此,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应回归到人文教育的轨道上来,积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注重对学生主体成长发展的人文关怀。
  
  一、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专制文化,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我们从小对孩子的教育就是“听话教育”,“师道尊严”忽略了孩子们的独立人格,“长官意志”束缚着孩子自由的心灵。
  科学的学生观要求正确地看待学生,把学生看作是有独立人格的主体的人,相信并尊重他们。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有学生对菲利普夫妇的做法提出这样的体验:大家总认为他们是自私、冷酷、虚伪的,如果我们认为菲利普夫妇作为社会底层的小人物,这是辛酸无奈之举也未尝不可。学生独立的主体意识非常强烈,教师应给予充分理解、鼓励甚至欣赏。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句话给了语文老师一个全新的定位,那就是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挖掘学生的潜力,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获得最真实的阅读感受和体验。学生是有个性差异的,应该尊重这种个性差异。还要看到学生毕竟是孩子,有其惰性、贪玩、爱胡思乱想的天性,学生的成长不应以失去童心为代价,应多一点同情和理解,为他们营造一种宽松的成长环境。
  
  二、选读富有人文精神的佳作
  
  现用的初中语文教材虽在不断改进,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重思想教化而忽视生活趣味,重知识积累而忽视艺术审美,重传统理念而轻视文化融合,重教材示范而放松表达热情,固定僵化成了教材的硬伤。这样,语文教学就不可能走出“教材固定化、讲授程式化、上课讲套话、作文说假话”的被动局面。
  优秀的教材应具备两个功能:一是吸引功能,二是点燃功能。它们不仅是文章的范本,同时也是立身的范本,有一种把学生吸引过来,并点燃学生的人生理想,激发学生的感知力、创造力,以此铸造学生符合时代精神的道德品质力量。如《谈骨气》、《哨子》等文,那发人深思的议论,对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开始形成时期的初中生来说,有很好的教育意义。教学《醉翁亭记》、《桃花源记》等文,要激发学生情感,让他们深情地去领悟古代优秀文化中的传统思想及丰富的哲理。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人的生活的教科书,影响着人们的心灵世界,启示人们更好地生活。课外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可让学生讨论:主人公保尔身上散发着哪些人性的光辉?我们今天应该汲取些什么?通过讨论,学生充分感受人物坚毅的形象美,崇高的品行美,庄严的生命美,直面人生的性格美,从而树立崇高理想,并努力为实现它而顽强奋斗。安徒生的纯真、三毛的执著、李商隐的含蓄、鲁迅的冷峻……都会对学生人格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大量选读一些具有时代特色的佳作,尽可能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时代的鲜活气息,使我们的学生成为一个社会的人,时代的人。
  
  三、寻求重构人文精神的教法
  
  从目前语文课堂结构来看,教师依旧是主体,学生始终处在文本与教师讲授的外围被动地参与。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热情,同时也使学生丧失了课堂这一特殊载体的乐趣。为此,我们必须在自身素质与教学方法上作相应调整,着力寻求重构人文精神的优良教法。
  就人文教育而言,其过程首先应是一种“感染”,它要求教育者在课堂上能以思想点燃思想,以平等造就平等,以宽容培养宽容。其次,它还意味着要发掘诱导学生精神世界中本身潜藏的自由精神,注重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因此,可用发现法代替灌输法,重视问题的提出和发展,积极促进学生对问题的思考、研究,使学生在发现中学会发现、学会研究。让激趣法进入课堂,教师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兴趣,还要不断地将学生的兴趣保留,留住了学生兴趣的课堂才是真正有活力的课堂。实施平等对话法,语文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师生之间是“学习共同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为师生平等对话过程。善用激励法,课堂上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于独辟蹊径,只求合理,不求一致,使学生思维始终处在自由活跃的状态。此外,学生的差异性要求我们给不同的个性以同等的尊重,从而找到适合学生个性心理的教学机制,“因材施教”正是这个道理。这样,学生在积极愉快的学习生活中,不仅训练了研究问题的科学思路,同时也增强了表达的信心与能力,尤为重要的是,可使学生形成平等、对话、包容的现代理念和自尊、活泼、自由的良好心态,为他们走上社会打下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心理基础。
  
  单位:浙江嵊州市小砩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