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文本教学中的作者介绍

作者:梁修红




  文本教学中,我们对作者的处理比较随意:有浓墨重彩的年谱式;有随意选取一鳞半爪式;有些老师则干脆让作者退隐,将作者抛在一边……种种情况,不一而足。
  
  一、文本教学中作者介绍的必要性
  
  从文本阅读来说,不了解作者就无法理解把握“作者之思”和“文本之志”,对作者的介绍就完全有必要,这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本,更好地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孟子说:“读其书,颂其诗,不知其人,可乎?是以知人论世也。”真正伟大的作品都传达出了一种强烈的生命感受,文本和其生活生命紧紧联系在一起,尤其是作者借用比兴和象征手法将其情感一隐三藏,我们必须借助作者身世和创作背景来解读,否则我们就无法与作者对话,无法与文本沟通。
  介绍作者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而且可以促进学生的心灵成长,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许多作家本身就是一座鲜活的人文宝库。他们的情感风云,他们的人生抉择是对污浊现实的涤荡和清洁。如巴金一生中对真理的追求,对真善美的颂扬,尤其是他晚年对自我在文革中的无情解剖和批判,在我们心中树立了一座人格的丰碑。像李白对自由的渴望,陶渊明内心对澄明的追求,杜甫的忧国忧民,闻一多的怒起拍案,文天祥的丹心汗青,霍金的对生命的热爱……这一切无不是学生心灵成长中所必需的养料,这些内容将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观、生命观,甚至影响到他们的人生选择和人生历程。
  
  二、文本教学中作者介绍应遵循的原则
  
  作者介绍要有利于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如在学习王之涣的《凉州词》时可做如下介绍:开元间,王之涣与高适、王昌龄到酒店饮酒,遇梨园伶人唱曲宴乐,三人便私下约定以伶人演唱各人所作诗篇的情形定诗名高下。结果三人的诗都被唱到了,而诸伶中最美的一位女子所唱则为“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甚为得意,这就是著名的“旗亭画壁”。下面我们看看《凉州词》为何具有这样的魅力。
  作者介绍要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使之自觉拓展阅读。在学习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可做如下介绍:东坡文学的最辉煌时期,所达到的最高成就,是在黄州。黄州在东坡的生命中是大书特书的一笔。一次,苏东坡问门客:“我的词比柳耆卿(柳永)怎样?”门客回答:“柳郎中词,只配十七八岁小姑娘手击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中的句子)。你苏学士的词,却须关西大汉手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于是学生就产生了阅读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柳永《雨霖铃》的冲动,兴趣盎然。学习结束时,又告诉学生,黄州是苏轼人生的低谷,但大江之美,却使他才思奔涌,成就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词赋,从而登上了他的文学巅峰,帮助他完成了心理的突围,余秋雨的散文《黄州突围》对这一问题做了深刻剖析,望大家课下一读。学生意犹未尽,课后自然就会找到相关文章一读。
  介绍作者要适时,要巧妙,要恰到好处。介绍作者是为理解文本服务的,只有当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困难,需要借助于对作者的了解才能阅读文本时,再介绍作者,帮助学生消除理解上的障碍。如《荷塘月色》中在写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时说“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在引用完《采莲赋》后写到“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要理解这两个句子,必须了解时代背景,必须了解朱自清的心路历程。这些句子正是朱自清在大革命失败后找不到出路,彷徨苦闷心境的折射。
  介绍作者要从人文的角度进行选取。作者介绍并非采取年谱式的一股脑儿全部介绍,而是有所选择。一是有助于理解文本,如《荷塘月色》中对大革命失败后朱自清心路历程的介绍。二是从学生“成人”和作文的角度,选取那些闪耀着人文光辉的人生片段,以此来丰富学生的心灵世界,滋养学生的精神。同时这些闪耀着人文光辉的片段也是学生作文的素材。像朱自清的清正、清廉、清贫,宁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陶渊明为了追求心灵的自由弃官归田;庄子的“吾将曳尾于涂中”……这些内容不仅如春雨般滋润着学生的心灵成长,启迪了他们对生活的思考,而且也为他们的作文提供了源头活水。三是作者介绍要注意前人的经典评论,以拓展学生视野。在介绍王维时可引出苏轼在《东坡志林》中“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的话语;在介绍司马迁时可引出鲁迅对《史记》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在介绍蒲松龄时引出郭沫若“画鬼画狐高人一筹,刺贪刺虐入骨三分”的评论……学生读了这些经典评论后,能很快抓住作者及作品的特点,既激发了他们阅读的兴趣,又厚实了他们的文化底蕴。
  
  单位:广东佛山市顺德区青云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