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中学生课外阅读的价值取向
作者:许安保 贾丽青
(一)阅读的功利性较强。不少中学生比较重视课本知识的学习和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对课外阅读分配的时间少,导致阅读面窄,知识面不广。笔者对本校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调查,从学生所借的书的类别看,流行小说类、流行杂志类占58%,作文选类占30%,其他占12%。而且,借名著的学生相对较少。多数学生只选择自认为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关的书来读。这种功利性的阅读倾向,导致中学生阅读面越来越窄。
(二)兴趣阅读占主导地位,阅读缺乏目的性。面对浩如烟海的书籍,读哪些书好呢?很多同学只是凭自己的兴趣阅读。据从图书室借书登记的情况统计,看流行小说的最多,看综合类的人次之,其余还有看科普文章、小说、散文、诗歌的,比较零散。当我问他们:“为什么看这些书报?”答案五花八门:“喜欢看”,“遇到这些书就看它”,“随便借本来看”……对于自己为什么选这些内容进行阅读,却少有人去思考。
(三)阅读方法不当。有些学生乐意进行阅读,为了扩大视野,也为了增长知识,但很大一部分学生的阅读方法不得当。有的学生在阅读的问题上随意性太大,无目的、无计划。有时数天不看书,有时一看数小时,或者干脆一口气看到底,又或者不眠不休。有的学生有书就读,数量虽然很大,但无仔细咀嚼,看书多而收益浅。最为普遍的是不注意知识的积累,不做读书笔记。这种现状导致多数学生课外阅读匮乏,语文素质较差,人文意识欠缺,精神品位不高。
随着时代的发展,阅读能力的高低对学生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时代的变化来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经济文化的全球化,世界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指出:“我们的孩子们生活的世界正在以比我们的学校快四倍的速度变化着。”语文教学中课程的改革、教法的更新,都无一例外地滞后于时代的变化发展。进行广泛深入的自主性课外阅读,正是让我们的学生突破语文课堂的限制,走出象牙塔,认识缤纷世界和融入多彩时代的重要途径。从语文学科所承载的使命来看,语文学科不仅仅是一门工具性学科,更是一门人文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必须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熏陶。课文当然是进行人文精神熏陶的重要材料,但课文又毕竟只是具有典范性的例子,阅读训练量太单薄,力度和深度都大大不够。因而,教师一定要有意识地大量引入洋溢着浓厚的人文精神的优秀课外作品,作为语文课堂的延伸,让学生从中吸取充盈的人文精气,以滋养他们的精神家园。从学生个体的发展来看,未来社会的高素质人才,必须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以求得全面和谐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阅读能力的提高,对于学生获取多元信息、进行终身学习、不断完善自我,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改变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迫在眉睫。我们应该以全新的理念重新审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明确学生课外阅读的正确的价值取向。
一、从功利阅读向经典阅读回归
学生功利性阅读的需要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放松,二是应试。放松是因为学生学习生活紧张,读一些轻松休闲的图文,可以调节情绪。为应试而读则更为明显一些。家长把作文选、作文辅导用书当作孩子最好的礼物,认为对提高作文成绩有用,于是作文书包围了孩子。功利性阅读是需要的,但绝不应该成为学生阅读的主流。从学生个性发展的角度来说,只有多读经典作品,才能完善他们的人格,丰富他们的人生底蕴,引导他们走向积极健康的人生之路。这已形成了人们的共识。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去品味经典的醇香,从功利阅读向经典阅读回归。
二、从兴趣阅读向意志阅读迁移
兴趣是阅读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是阅读动机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对绝大多数学生而言,阅读活动主要表现为兴趣化的阅读。他们只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读物,而对一些虽然有意义、有价值,但不感兴趣的读物很少顾及。实际上,仅靠兴趣来维持阅读是不长久的,也难以取得良好的成效。而新课程标准以及教师推荐的读物,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感兴趣的;课程标准规定的阅读量,学生不下一番苦功夫也是难以完成的。然而,这规定的阅读量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基础,是必须完成的,带有一定的强制性。这就不能完全迁就于学生的兴趣,应该在激发兴趣的同时,注重阅读意志的磨练,促使他们从兴趣阅读向意志阅读迁移。培养阅读意志,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导向。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将阅读量的目标任务分解到每个年段、每个学期,甚至每一天,让学生逐步达到规定的要求。其次是要运用阅读成果来强化意志的培养。阅读过程是艰苦的,学生很容易半途而废。教师可以定期举行读书节、报告会等阅读活动,让学生交流、汇报自己的阅读成果,以成功的体验来补偿过程的辛劳,增强战胜阅读障碍的信心。三是要发挥阅读兴趣与阅读意志的相互促进作用。学生在阅读开始阶段往往受兴趣的支配,随着阅读任务的加重,困难越来越多,兴趣就渐渐减弱。这就需要意志来维持阅读活动的进行。学生在意志的支撑下,阅读取得明显成效的时候,又会增强阅读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阅读兴趣的激发,又要注重阅读意志的培养,充分发挥两者的互动作用,推动阅读活动持续深入地进行。
三、从“无方”阅读向“有法”阅读转变
课外阅读,有其内在的规律。对于阅读的指导者——教师来说,所做的应该是让学生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掌握阅读的一般要领,进而找到适合于个体的阅读方法,以求得最佳的阅读效果。
阅读,有精读和略读两种基本形式。根据读物的不同性质,应采取不同的形式。清代学者唐彪说:“有当读之书,有当熟读之书;有当看之书,有当再三细看之书;有当必备以资查考之书。”即所谓精读和略读。这两种基本方式,需要教师作出各自不同的指导。叶圣陶先生说:“精读的时候,教师给学生纤屑不遗的指导,略读的时候,教师给学生提纲挈领的指导,其目的惟在学生习惯的养成,能够自由阅读。”(《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集》,开明出版社,第31页)不同的阅读要求,决定着不同的阅读方法。其实,不同的阅读者的具体情况各不相同,结合个人实际,课外阅读只要在遵循精读和略读原则的前提下,读法完全可以因人而异,灵活自由。例如,陶渊明的“不求甚解”法、朱熹的“熟读精思”法、金圣叹的“精批妙评”法,皆各有特色、影响深远。随着信息量的剧增,阅读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关系越来越紧密,阅读名称、方法不断出现,从阅读内容的性质和追求的目标来看,诸如“新概念阅读”、“审美阅读”、“绿色阅读”、“神奇阅读”等等,令人目不暇接。课外阅读方法的选择,应该是遵循一定规则下的各人自由。“新概念阅读”的倡导者曾祥芹教授指出,新的时代、新的教育和新的阅读,要求人们从读者和读物、读者与作者、读者与社会、读者与自我等四个视角揭示阅读的本质特性,认清“阅读是披文得意的心智技能,是缘文会友的交往行为,是书面文化的精神消费,是人类素质的生产过程”。教师的任务便是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课外阅读,注重阅读的科学性和人文性,树立课外阅读无处不在的意识,自觉地把课外阅读当作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博览群书,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质。
单位:湖北襄樊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