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话题作文创新的两个层面

作者:周多权




  文贵创新。“新”是文章的生命,“新”是美的灵魂。同时,新也是引起他人注意的魅力所在。从心理学上讲,只有新异刺激出现,才能在人们的大脑中产生强烈的兴奋,吸引人的注意。在生活中,人们之所以特别留意陌生人,新产品,新装束,新鲜事,其原因就在于它的新。作文也是这样,学生在应试中,只有新颖的文章才能引起阅卷者的喜悦,从而产生魅力效应。否则,千篇一律,不会有魅力可言。因此,学生要使自己的文章产生使人喜爱的魅力,必须做到新颖,即:突破思维定势,从新的角度去分析事物,从而获得对事物的新认识。
  要做到创新,首先是应该有创新的思维,有了这种意识,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创新。对于话题作文来说,创新点很多,例如作文文体创新、结构创新、材料创新、角度创新、语言创新等。结合自己的经验,以及学生实际,从角度和语言两个层面谈谈如何实现创新:
  (一)角度创新。“立意”常常是多义的。角度不同,思路不同,立意也不同。角度、构思新颖与否,对一篇文章的成败至关重要。站在不同位置上去考察不同的层次,就形成了不同的角度,这个角度假若别人没发现,就是角度的构思创新。
  比如,以《滥竽充数》为材料写一篇话题作文,我们可以采用如下角度来立意:
  1、中心立意法。即根据所给材料的中心,联系生活实际,提出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这些观点和主张是对原材料中心的具体化,是对原材料中心的进一步阐发和深入论证。“滥竽充数”讽刺了南郭先生不会装会,终被识破,落得个逃之夭夭的下场。据此,联系实际,可提炼“干事业要有真才实学”“大锅饭吃不得”等中心论点。
  2、反中心立意法。即以原材料的中心为对立面,提出与其截然相反的观点。我们可以称赞南郭先生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并无真才实学,在客观环境变化,自己无法再混下去的时候,明智地改变策略,夹起皮包走路。反中心立意,只要言之有理、有据,不但不被视为跑题、偏题,反而因其思想独特、立意别致受到赞扬。
  3、变角度立意法。变换一个角度来看原材料,避免主要矛盾方面,将其次要矛盾方面作为立论之据。可以以“齐宣王好大喜功讲排场,成为南郭先生得以生存的土壤”或“乐队队员明知南郭先生滥竽充数,却不报告,不检举,为南郭‘充’内行提供了客观条件”为中心。运用此法往往立意前先点明材料中心,并以“不说(原材料中心)……而说(变换角度立意)……”的形式对自己的中心论点加以限制。
  ……
  写作任何一篇文章都是这样,我们不妨首先站在不同的位置对话题进行考察,以期构思出全新的角度。
  (二)语言创新。语言,好比人的衣裳。“人靠衣裳马靠鞍”,一篇文章要得到读者的青睐,没有独到的语言功夫不行。好的语言,如饮醇酒,如品茗茶,如沐春风,总使人内心愉悦,通体舒畅。语言要想出新,以下方法可以一试:
  1、巧用修辞。巧妙地运用各种修辞格式,会使作文语言文采焕然,瑰丽多姿。巧用比喻,增添色彩。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在议论文中,能使抽象的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善用排比,可以增强语言的气势。用以叙述,则清晰深刻;用以描写,则形象生动;用以抒情,则情深意厚;用以说理,特别能让读者感受到一种鞭辟入里、理直气壮的强烈气氛。
  精妙引用,趣味无穷。作文时能恰切地引入诗词佳句,将使文章顿时增色,给人以余香满口的感觉。诗词名句意境深邃,它能很快将读者引入作者所需的意境中去,有利于加深文章的思想主旨。
  2、句式整散结合。好的语言,就在于选用句式的“讲究”达到义理与辞章的有机结合。一位考生在谈到列宁格勒保卫战的胜利太平天国起义的失败时,情不自禁地写道:“转折在于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人生路就要正视转折:转折可以带来机遇,转折可以带来厄运,转折可以带来希望。”这样把整句和散句自然而又巧妙地结合起来写,效果显著。
  3、讲求逻辑,文气畅通。逻辑严密的文章,语言的组织井然有序,恰到好处。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贯通着一股气,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文气”,也有人说成“文意”。文气畅通一般被认为是好文章的标志。做到逻辑严密首先要用好语句。语句的逻辑关系包括总分、顺承、阐释、并列、递进、因果、假设等。语句本身还包括句式变换、简明、连贯、得体等因素。好的文章,句无余词,段无余句,篇无余段,每一细节都传递着明显的写作意图。
  文贵创新。学生要实现话题作文的不断创新,还得从语文教材中,从写作理论专著中,去学习,去借鉴、去总结,还得在日常的生活中,在写作的实践中,在日积月累中,去尝试、去感受、去领悟。
  
  单位:甘肃高台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