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让诵读成为课堂亮丽的风景

作者:沈丽娅




  诵读,是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协调运作的活动,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中国古代传统教育中最常使用和最有效的一种教学手段和方式。但是多年来,语文学习过程中诵读教学一直处于边缘地位,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其作用也未得到充分的发挥。
  
  一、为诵读开辟一片空间
  
  当前的语文教育带有明显的功利性,过多的语基知识、分析讲解和练习题,代替了学生的阅读。大多数同学课堂内外都习惯了默读或略读等阅读方式,长期不出声的读书使大家把诵读看成是一种敷衍,一种累赘。久而久之,学生诵读的热情受到压抑,诵读这一阅读方式便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逐渐消沉下去。而诵读作为—种值得发扬的良好阅读习惯,是语感形成的基础,是语言理解、分析的必要准备,是语文能力、素质培养的必经手段,所以没有读书声的语文课堂是有缺陷的、不完整的。
  我们应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毫不吝惜地留出专门的空间,保证时间的给予,将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言语,一定要让同学们有充分的时间自由地朗读,为诵读开辟一片空间。
  
  二、给诵读注入丰富情感
  
  诵读是学生自主、自由地接触文本的机会,应该把朗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大力提倡学生做个性化的朗读,充分利用有声的形式,发扬学生对文本的自我发现、自我充实。语文课上的文本本身就是作者对生命的体验与感悟,是思想潜流和心灵律动的载体,蕴藏着无比丰富的意蕴价值,尤其是古诗词及优美散文,更可谓是美与情感的凝聚,我们应该还原文本的人文色彩与本质,通过声音使它得到释放。在诵读这个环节中,学生可以联系生活体验,倾注自己的情感对作品进行审美,成为—个充满热情的、独立的、思索的阅读主体。老师应鼓励并指导学生用富有生命力的语言把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表达出来。
  人们常说,阅读是读者和作者之间的交流,而朗诵则能把这种交流变得更加直接、亲切、可感。正如古人所说:“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唐代白居易也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声”是感人心之最切者,诵读的过程其实就是移情入文,以情品文的过程。诵读使读者更自然地融入作者的精神世界,通过诵读过程对文本的再现,文字不再是干巴巴的躺在纸上,而是变成了一个个鲜活的、跳动着的音符,该豪放处豪放,该婉约处婉约,或喜或悲,或急或缓,或低或高,或轻或重……负载着阅读者独特的理解,带上了丰富的生命色彩,是创作者思想感情的一次重生,也让学生品尝到一种创造的乐趣与成就感。
  
  三、用诵读带动文意的理解与语感的培养
  
  所谓“以声传情,因声会义”,当学生用富有生命力的声音传达着文本信息时,他对于文章的理解也同时正在进行,并一步步得到深化。古人云:“诵读以贯之,思索以通之”,“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实践证明,读对于理解是有着莫大益处的,读与思往往是相辅相成的,诵读带动理解的过程是自然而然展开的。
  首先,读准字音、句读,弄清词义是诵读的前提与准备,诵读要求学生必须自觉地阅读课文注解,疏通了文意,初步感知了课文。尤其是在文言文的学习中,诵读与理解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像通假异读、破音异读、古音异读都是音义的学习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再如句读更是与词义句义不可分割;其次,诵读要求准确、恰当的表情达意,这需要学生主动地留意相关知识与信息的介绍与积累,例如时代背景、作家作品、文体特点等都对读有着一定的影响和指导意义,也同时帮助学生对文意加深认识与理解;再者,反复诵读让学生在涵咏文章之时,感受到音韵节奏的抑扬顿挫,文章句式的错落变化,语言文体的风格不一,关键字词的韵味无穷,氛围意境的营造烘托等等,这些都属于理解的意识范畴。这样,文章伴随声音的传播逐步渗入了学生的头脑,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活动,进而领略作者在作品中形象的塑造、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提升学生的思想情操,真正把握文章的内涵。而且诵读让学生直接参与,有助于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学生自我“悟得”,比起被动说教体会更深刻,掌握更持久牢固。
  诵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从长远看更有其深刻的语文价值,最终促进良好语感与健康人格的的形成。叶圣陶先生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可见语感在语文课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语感是对语言的敏锐感觉和迅速领悟的一种能力,是思维并不直接参与作用的一种语言直觉,它离不开大量感知、积淀语言材料,这中间必不可少、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诵读。课文语言本身包含各种各样的语气、节奏、词汇、表达方式,而当学生大声朗读时,就是在对文章的—种不知不觉的整体把握感知。对文中所涉及的语音、文字、词语、句子等的品味与琢磨时,就可以感受体味语言运用的奥妙和精髓,体验语言的魅力,从而培养语感。学生有了较强的语感,就能做到恰如其分的表情达意,真正提高语文能力。
  
  单位:湖北丹江口市汉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