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古诗词中的倒喻例谈

作者:刘党桦 李金明




  在古典诗词中诗人常常运用比喻的修辞格,这种辞格,我们往往容易辨认,可在有些诗人笔下,为了强调本体的属性,故意把它同喻体颠倒过来,如果不注意就难于辨认,其实这就是古诗词中的另外一种修辞格——倒喻。这种手法在古典诗歌里不乏其例。
  孔绍安在《落叶》中写道: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
  秋天到来,西风一吹,树叶飘零;然而又上下翻飞,不肯落地。为什么?因为树叶也依恋生它长它的故树啊!这是一首描写客中望归的诗作。无知的树叶尚且知道“惜故林”,作为有感情的人又怎能不思故乡呢?这首诗就用了倒喻的手法:诗人不用飘飞的不愿离开故林的树叶比喻远别故土之后急切思归的客心,而是恰恰相反,说“飘零似客心”,以眷念家乡的客心比喻不愿落地的树叶。
  李白《清平乐》写道: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诗主要是写杨贵妃的美丽的。后半部分是用想象来夸张:这样的美人,假如不是在群玉山上看到的绝色女神西王母,也一定是只有在瑶池宫里才能见到的天国里的仙女。但前半部分就是用的倒喻来形容(“想”应是“像”的通假):诗人不说杨贵妃的衣裳如同云彩一样飘逸,她的容貌如同沐浴着春风朝露的栏杆旁的牡丹花一样艳美;而说飘逸的云彩如同她的衣裳一样,沐浴着春风朝露的栏杆旁那艳美的牡丹花如同她的容貌一样。
  王昌龄《采莲曲》写道: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荷叶青翠,就像采莲姑娘绿色的罗裙,似乎由一色布料裁成一样;芙蓉(荷花)盛开,鲜艳得就像(“向”通“像”)姑娘两个娇美的脸颊一样。她们进入池塘之后,你就再也分辨不清了,只有听到她们的歌声,才知道哪是人来哪是荷。诗是写采莲姑娘的美丽,但不说“罗裙荷叶”,而说“荷叶罗裙”;不说“脸向芙蓉”而说“芙蓉向脸”。
  白居易《白牡丹》写道貌岸然:
  白花冷淡无人爱,亦占芳名道牡丹。
  应似东宫白赞善,被人还唤作朝官。
  这白花受人冷淡,谁都不喜欢,可倒占了一个高雅的名字牡丹;就象不受人重视、只是侍奉太子的我——白居易这个东宫赞善大夫一样,徒然也被人们叫作幸运走时的朝廷京官。唐代牡丹贵重,但白色繁多,因而最贱。诗字面上似乎是为花发不平之鸣,不被朝廷重用的诗人自己比喻不为人们喜爱的白牡丹;而骨子里是抒写满腹牢愁,用白牡丹的受人冷落白眼比喻诗人自己被朝廷投闲置散。诗实际是说:闲散东宫白赞善,被人还唤作朝官。应如白花有谁爱?亦占芳名道牡丹。
  黄庭坚《题伯时天育骠骑图》写道:
  玉花照夜今无种,枥上追风亦不传。
  想见真龙如此笔,蒺藜沙晚草迷川。
  唐玄宗的天马玉花骢、照夜白现在已经绝种,厩里的追风马也没有留传于后世。不过不要紧,你想见见真正的龙马风姿吗?它们就如同这幅画上画的一样:在蒺藜遍布的沙原上,在暮色苍茫中,远处荒草迷离,一群骏马风驰电掣。这是一首题画诗,本是赞美丹青酷肖足以乱真的,但不说“此笔如真龙”,而说“真龙如此笔”。
  《红楼梦》中林黛玉咏柳絮的《唐多令》写道: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队成球。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百花洲上,燕子楼前,柳絮飘零,但最终飘泊零落成泥,这不正象红颜薄命一样?徒说风流相爱,空言缱绻难舍,谁能善终!诗本慨叹红颜命薄如柳絮飘泊,却说柳絮飘泊如红颜命薄。
  其它如白居易的“芙蓉如面柳如眉”(《长恨歌》)和“鸭头新绿水,雁齿小红桥”(《新春江次》)、韦庄的“因知海上神仙窟,只似人间富贵家”(《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秦观的“自在花飞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浣溪沙》)等等,也都采用了倒喻的修辞手法。
  那么诗人为什么要运用倒喻呢?倒喻可以说是比喻的一样变态。比喻,谁都会用,就是打比方。它是以喻体的属性,来说明、形容本体的属性。比如“情深似海”,就是以喻体海之深来说明、形容情之深的;“义重如山”,就是以喻体山之重来说明、形容义之重的。在地球上,海之深大概是无人不晓的;而山之重亦是人所共知的。正因为在人们心目中,喻体的属性往往是无庸置疑的,更为强烈的,甚至是绝对的,所以诗人们为了强调本体的属性,常常故意把它同喻体,颠倒过来,从而构成了倒喻修辞格。
  
  单位:江苏淮安复兴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