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在海边》教学案例

作者:邓明箐




  一、教学目的
  
  1、掌握全文的写作思路,理解物像在文中的作用
  2、理解作者由困惑到释然的情感变化过程
  3、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文中所表现的生命意义
  2、难点:掌握物像“石灰岩”和“滨海路上”景物所蕴涵的内容
  理解文中“北方的海”所引起的对于生命严酷性的认识
  
  三、教学方法及设计理念
  
  运用直观演示,创设情景,领会作者的感受
  自由表达、交流感悟,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自主提问、合作探究、实现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
  
  四、教学过程
  
  (一)“名字”导入
  自我介绍,着重强调“箐”字的含义(希望我在现实生活中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都能勇敢地面对,象竹子一样坚强而有韧性)
  〈拉近与学生的感情距离〉
  (二)走进文本(理清思路)
  1、分部分读课文(女生、男生、老师)
  2、教师介绍学法
  那我们应该如何来学这篇课文呢?散文是一门“虚实”相结合的艺术,“实”指的是“我”在现实中所处的景、物等真实的客观外物。“虚”指的是渗透在“实”里的思想和情感。今天,就让我们紧抓虚与实来阅读这篇作品吧。
  3、思考:(1)是眼前怎样的景引起了作者的情感变化?
  (大连的海景)
  (2)作者借助哪些物像来表现深层感悟?
  (叠层石灰岩、海滨公路上的景物)
  解答问题:(1)出示海景图片〈大连的海、厦门的海〉
  问:这是哪儿的海,你能从中找出相应的文字吗?
  (分男女生齐读相关段落)
  (2)出示有关物像图片〈叠层石灰岩、海滨公路〉
  4、教师小结全文的思路〈出示板书〉
  
  (三)走进作者(重难点突破)
  1、过渡:散文中蕴涵的情理含蓄而深刻,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文中的“虚”呢?最能体现作者观点的语言一般在哪里?(议论抒情句)好,就让我们抓住文中议论抒情的句子来了解文中的“虚”,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2、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大声读、小声读、默读、快速浏览等)找出能表现作者观点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
  3、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可以谈谈哪些地方读懂了,也可以提出疑问。
  4、分小组讨论:每一个人提出一个疑问,由组长选出一个进行交流。(教师排序,共同解答)
  5、重点问题:
  (1)为什么大连的海能引起作者内心的颤栗、思索?
  (明确:成人后体味了百态再和大海静静对视时,内心充满喧哗,感受到的不再是伟大与快乐,而是对宇宙无限,人类命运的无以把握和空间浩荡无始无终的深沉思索。)
  (2)作者为什么借助石灰岩、滨海路来表现对生命的思索?
  (明确:大海是沧桑历史的见证,在叠层石灰岩前,作者感到大海的威严与浩瀚,认识到生命真实的严酷,而在海滨公路上,她看到了在汹涌海浪中出现的“人类的意志”,还有人类征服自然的不懈情怀。)
  (3)本文的“文眼”在哪?如何理解?
  (明确:“我们明知我们无论走过多么漫长的岁月,最终都指向消亡……我们也得迈着沉重而均匀的脚步走下去,并且尽可能地使这过程充实,辉煌,充满创造的荣耀。”宣示了对寻找生命存在意义由困惑到释然的过程,揭示全文的主旨。)
  6、教师小结主题
  作者通过对大海的思索,引出了对生命的思索。正如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所说,死亡是一个即将降临的节日。个体的生命是如此渺小、脆弱,并最终走向死亡,但我们能因此而消极的对待生命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当我们面对生命真实的严酷性时,应该勇敢地去面对它,接受它,并最终战胜它,使自己的生命充实、辉煌,充满创造的荣耀。
  (四)走进自己(拓展延伸)
  1、让我们再回到题目,如果让你在课题后加一个标点,你认为什么标点最合适?(……)
  2、〈出示课件:古今中外的作家在海边抒发的不同情感〉
  作者站在海边,思考的是生命的意义。在海边,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那么,你们呢?(可借用原文的语言表现自己的感悟,也可以大胆的与作者对话,讲出你不同的感受。)
  (五)结语
   今天,我们随斯妤一起漫步大连的海边,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更深的认识,但愿大家能勇敢地面对生活中严酷的现实,努力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
  
  单位:湖北武汉市建港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