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语文早读思维浅探

作者:任伟栋




  语文早读思维操作程式简单,但要在高三如此紧张的复习中让全班同学节奏一致、贯彻始终,实属不易。教师的组织只是实施的外部因素,最关键的是要能内化为学生的愿望,自发的、主动的在规定时段内积极完成,这主要有这么几个要点。
  
  1、示范
  学生的语文活动在课外,而促使学生积极进行语文活动的兴趣则主要来自于课堂的培养。高三一年的语文课,我尽量注意把课上得生动一些,上得活泼一些,让课堂上有笑声,让学生有等待或期盼下一节语文课的愿望。不论是分块专题复习,还是综合做题训练,尽量能跳出做题本身。而讲到文本(现代文阅读分析题),尤其注意要能传达文本之情,演绎人生之理。我有时是边读边评:评时或旁征博引,或调动个体生活体验,或增加补充相关轶闻趣事,扩大课堂教学中文本阅读的容量;有时只读不评,但仅为读,要确能达到不评胜有评的效果。每次现代文阅读分析的读、评、讲解后,学生大都能获得一种快感,产生一种强烈的非读不可、非亲自读感受文本之美不可的朗读欲望,那么课外、规定的早读时间学生自然能积极投入。
  
  2、调控
  这主要是指早读读什么。我有一条早读的主线,同正常早读相同处即教师上什么,学生读什么,不同处在于这条主线中融进了思维训练,以思维训练为经,以文本为纬。明确的说,是根据文本的特点确定早读需着重注意、思考的问题(或者是内容,或者是形式)。主线不变,根据学情适度调控,不拘泥于常规。对于易理解者少读,对于难理解、易混淆或模糊不清者反复读,总之,视学情而定。比如,按常规是应以思维为经,文本朗读为纬,直接读文本,可是在几次测试后我发现多数学生失分主要在第一大题(字音、字形、成语、病句等)中,于是,我就规定文本的朗读和基础知识的读交替进行,试卷文本和课文的朗读交替进行,甚至病句、设题的方式也要逐字读。通过读而吃透其确切的含义。
  这种适时的提示、调控,其好处在于教师始终掌握着语文学习的主导权,加强了语文早读的针对性。
  
  3、交流
  大凡人都有惰性,有惰性就相应地产生了制止、克服惰性的规章制度,但规章制度始终永远不比真挚的人情味更能打动人心,现在流行的两个词“以人为本”“人文关怀”即是对制度缺陷的弥补。早读也是如此。教师的及时到位,严格要求毕竟是外因,而师生心灵上的息息相通,水乳交融才是早读成功的关键。所以早读时,我总是主动和学生交流,或者叮咛几句,或者鼓励一下,询问的或者是学习中的困惑,或者是生活方面的困难。我把他们当成朋友,他们自然把我视为知音,我用真心打动真心,我用真诚换来真诚,师生之间无话不谈,无话不说,融洽的师生关系保证了早读的成功进行。
  
  单位:甘肃静宁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