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孔乙己》中笑的艺术
作者:许建辉
一、如何理解孔乙己的“可笑”
孔乙己是一个深受封建文化和封建制度毒害和摧残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受到封建文化的毒害根深蒂固,至死不悟,被科举制度摧残得不会营生,这是形成孔乙己性格重要的两个方面。他“穿长衫”而“站着喝酒”这一外形整体特征,正揭示了他经济地位和思想意识的矛盾,预示了悲剧的必然性。他迂腐、假斯文,满口“之乎者也”,好喝懒做,麻木不觉悟。这种被扭曲了的性格固然使人忍俊不禁,但他可笑的性格、行动和语言是封建文化毒害和科举制度摧残的结果,集一切封建文化思想于一身,他的言行是封建文化思想的集中体现。因此,孔乙己本身是可笑的,其实质是对封建文化和科举制度的有力嘲笑和讽刺。“笑”是作者深化主题的一种艺术手法。
二、何理解别人对孔乙己的取笑
小说中被笑者只是孔乙己一人,其他人全是笑客,他是供人取笑的对象,他是被侮辱被损害者,他有痛苦和悲哀。但在场的所有人不管这些,一味取笑一通,来取得无聊生活中的精神愉悦,从中不难看出当时社会冷酷、虚伪、令人窒息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氛围。
小说中取笑孔乙己的人很多,有各阶层的人物,下面我们作具体的分析:
首先,掌柜是一个剥削阶级的代表人物。他的取笑是对受苦人的一种玩弄,一种凌辱,他的快乐建立在穷人痛苦之上,这是由他所处的社会地位决定的,不足为怪。
其次取笑孔乙己的大多是“短衣帮”,他们是下层劳苦大众,这些人经济地位、社会地位、生活境况类似于孔乙己,是被压迫、被剥削者。他们与孔乙己可以说是同病相怜,应对孔乙己的不幸遭遇和内心痛苦给予极大的同情,不应该讥笑孔乙己。不应该取笑反而取笑,这是为什么呢?根源在哪里呢?根源就在于“病态社会”。这种“病态社会”正是封建文化道德对社会毒化的结果,正是这种“病态社会”使人们也染上了病态心理,它扭曲了人们的心灵,孕育和造就了这些“病态人物”,在被压迫中,彼此形成了一种冷酷的心理状态,麻木、愚昧、不觉悟,甚至连最起码的同情心也丧失了。这就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和封建制度的腐朽和黑暗。至此,作者触到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实质问题——这一切都是由于封建社会制度造成的,这无疑有力的鞭打了罪恶的封建社会,抨击了整个人吃人的封建制度,从而使小说的主题更加深刻,更加突出。
总而言之,作品所嘲笑的是毒害麻痹人们灵魂的封建文化意识,是那吃人的并使人丧失人性,毫不觉悟的封建社会制度。
单位:甘肃敦煌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