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拨弄本土文化的琴弦
作者:阳承清
学习《过秦论》,当讲到“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时,我便穿插了秦始皇置桂阳郡、设郴县、辟郴州至宜章驿道的历史,同学们不禁感慨:没想到历史离我们那么近,没想到课文内容离我们那么近。
《鸿门宴》中有一个这样的句子:“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当我提问学生楚怀王是谁时,大多数同学表示不知道,于是我告诉他们楚怀王就是葬于郴州的义帝,他因为坚持与项羽当初的约定让刘邦为王,被项羽追杀于郴州,郴州的两处文物古迹“剑泉”和“义帝陵”就跟他有关。同学们听后,兴趣倍增,并纷纷表示在课后要去凭吊这位古人。
不单是在课文教学中可以渗透本土文化,作文教学也可以本土文化为素材。学完《胡同文化》后,我便布置学生模仿它写一篇关于湘南民居文化内蕴的作文。于是,有的写桂阳阳山民居,有的写永兴悦来古建筑,还有的就以自家的老宅子为对象,大家表现得异常活跃,文章也写得内容丰富。在学习语音、字形知识时,联系当地景点名、地名、人名中相关的字音、字形,也可收到激发兴趣、增强记忆的效果。
总之,语文教师只要牢固树立了新课改理念,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教学中渗透本土文化,就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单位:湖南郴州市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