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怎样激发创造思维

作者:杨 斌 甘家萍




  叶圣陶先生提出的“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是广大语文教师所追求的至高目标,语文教学的创造性也恰恰体现在这里。然而语文教学却长期处在“满堂灌”、“一言堂”的被动状态中,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原因何在?除了教材编写方面的因素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学方法的守旧和老套。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必须改善教师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是衡量一堂好课的重要标尺。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就必须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只应当充当主持人的角色。看过中央电视台“实说实说”节目的人对主持人崔永元都有深刻的印象。他所组织的每期节目都有一个明确的话题,围绕这个话题,他总是竭力引导、调动各位嘉宾和现场观众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自己则不失时机地营造轻松的氛围,巧妙地启发思维,适时地引导话题方向,准确地总结每个人的发言,最后归纳出话题的主旨。这种节目主持人的艺术,很值得语文教师借鉴和学习。我们不妨也做“节目主持人”,在课堂上巧妙地引导话题,点拨疑难,激励学生畅所欲言,予以恰当的肯定和准确的概括,不断引导学生向着既定的教学目标靠拢,最终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参与意识得到激励和发挥,其创造欲望才能呼之欲出。而要尽可能多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关键就在于教师如何启发和点拨学生。当代语文教育家蔡澄清先生提倡“点拨教学法”,其核心就在于着眼于“导”,注重“点”与“拨”,最终达到废“导”,即让学生学会自我点拨而无需引导的目的。点拨教学法实际上也就是启发式教学,即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当然,这些理论对于我们的创新教育是大有裨益的。不管教学方法有何不同,都必须把如何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作为落脚点。教无定法,教亦有法的涵义即在此处。
  一堂好课是由若干个有价值的问题组成的。一切语文活动都是语言活动,而语言活动的本质是思维。因此,必须把思维训练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足见“问”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问”是一门很值得探讨的艺术,它包括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活动,就教师而言,“问”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重要途径。凡是有创新设计的好课,都注意在授课前围绕课文的重点、难点、疑点精心设计问题,既具有典型性和科学性,又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本人执教的优质课《项链》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思想。在引导学生熟悉小说情节之后,我提出问题:“哪些句子或段落能刻画玛蒂尔德的性格特征?”学生踊跃发言,我一一予以充分肯定和鼓励,然后再提出问题:“玛蒂尔德是一个坏女人吗?”这个具有争鸣性的问题犹如一石击起千层浪,学生神情为之一振,展开了热烈的辩论,发言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最后,我又不失时机地提问:“当玛蒂尔德得知项链是赝品之后会怎样呢?”学生的创造思维得到了进一步激发,他们设想的结果精彩纷呈,赢得了满堂掌声。这几个问题的提出,就很好地体现了文章的思路和教师的教路,极富创造性,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意识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效果之好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就学生而言,学生的“问”是发挥主体能动作用的重要表现。对于学生的“问”,不管问的角度和深度是否与教学一致,教师都要加以重视,给予令人信服的答复,只有这样,才能刺激学生的潜在的创造思维,使之学会提问,逐渐做到善于提问,最终达到自我发问、自我解决疑问的最高境界。古今中外,凡学有所成者,无不是善于提问、善于思考的人。因此,培养主体发挥能动作用也就是创造教育的根本目的。我在执教《雷雨》时,在介绍剧情和分析戏剧语言展示了人物哪些性格之后,准备分析主题思想,这时有一个学生举手提问:“周朴园到底是不是真的怀念鲁侍萍?他们之间有真正的爱情吗?”这个问题就很有创造性,我表扬了他勇于发问的行为,并没有立即答复他,而是让大家一起讨论,结果学生观点针锋相对,难分轩轾。我仍没有轻易否定或肯定,而是引导学生来分析电影《泰坦尼克号》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通过比较,答案就不言而喻了。从这里可以看出,学生特别是高中生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比较成熟的思想,教师千万不可等闲视之。爱迪生小时候净爱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当时谁会想到这个令人厌烦的小家伙会成为闻名于世的发明大王呢?
  《学会生存》一书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这句话指出了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就是要有创造性。我们语文教师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投身于创造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大力挖掘学生的创造意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注重思维训练,塑造主体思考的心灵,为国家培养更多富有创造力的人才。
  
  单位:湖北沙洋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