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中学生的课外阅读策略
作者:陈一坚
一、择优
要选择第一流的书。因为第一流的书中集中了大量的最有价值的信息,选择了第一流的好书便意味着阅读之前就删除了大量无用的信息。美国著名科普作家伊萨克·阿西莫夫有一句读书箴言:为什么要选择第一流的书,是因为我们总是希望用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多的有益信息。为了找到最有价值的信息,还可借助书的引言、目录和内容索引,直接在这些信息所在的章、节里找出你所需要的信息来。因为,每本书的引言、目录和索引,都最集中地表明了该书最有价值的信息,它们可以很快导引你去寻找你所需要的各类信息的藏身之处。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中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要求:课外自读每学年不少于80万字,还推荐了文学名著(10部以上);高级中学则要求:课外自读文学名著(1O部以上)、科普书刊和其他读物不少于300万字,推荐了课外阅读书籍20部。鉴于中学生课外阅读时间有限,中学生必须克服课外阅读的盲目性和片面性。因此,笔者结合《中学生必读书目》,并在收集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向学生推荐了第一批20本文学名著。
二、精读
精读是为了系统、深入地掌握阅读材料所具有的知识内容所采取的阅读方法。精读要求学习者从字、词、句入手精研细读,进而掌握各个段落及整篇文章的精髓,以便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若想对一本书、一篇文章深入理解、全面掌握,就非用精读法不可。精读主要适用于阅读教科书、本专业的理论专著和其他经典著作等重点阅读内容。
在运用精读阅读一篇文章时,常常要了解读物的背景知识。读物的背景知识包括标题、提示、写作年代、作者的生平和写作背景等。了解读物的背景知识,有助于对文章的深刻理解。在很多情况下,精读过程可以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是略读。通过了解大意,可使读者对所阅读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会使阅读材料更容易理解。第二步是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第三步是了解读物的篇章结构。第四步是咀嚼遣词造句的妙处。除了这精读“四步法”外,国外流行的SQ3R阅读法实际上也是一种精读方法,包括纵览、提问、阅读、背诵和复习。
三、快读
中学大纲规定,中学生的阅读速度每分钟应达到500字,理解要达到70%。而一项高效阅读实验显示,小学四年级学生平均阅读可达到每分钟1200字,理解率70%。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了快速高效阅读方法后,阅读速度可由原来的每分钟420字提高到2000字,理解率在70%以上。看来,经过快速高效阅读训练,中学生的阅读潜能是可以得到更大程度开发。方法一:可让学生在阅读时,做到变“读”为看,除了要通过训练提高眼球像拍照一样不断活动的灵敏度以外,更重要的是阅读时,注意力要高度集中,身心放松,让大脑处于一种最佳工作状态。方法二:要提高阅读效率,必须突出“点读”,扩大视幅,即提高眼睛对文字符号的感知能力,实现从点读→句读→段读→面读的逐步过渡。要实现这个过渡,既要学会整体认识,又要掌握汉语的搭配习惯。方法三:力避回读。只要在阅读时全身心投入,进入一种专注状态,就能克服回读。以上三种方法,既可单独运用,也可综合运用。综合运用能相辅相成,会更有成效。
四、重复
杜甫曾说过:“熟能通其窍,精能尽其妙。”可见读书时,要走进作品,熟读精思。朱熹也曾说过:“读者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也。”因而,中学生在读书之时,对于重要作品、名篇佳作、精美时文等,要反复地阅读、诵读,直到达到背诵如流的境地,因为熟读是准确而深刻体味、领略语言文字意韵和情味的一种有效方法。要养成自我熟读的良好习惯:做到眼到、口到、耳到、心到。不仅如此,在读时还要深入地思考:文章好在何处,为什么这样写,换一种写法行不行?只有熟读精思,才能真正走进作品,去理解内容,领会主旨,达到融会贯通。
五、笔记
20世纪60年代初期,历史学家吴晗曾对有志于文学创作的青年做过一次报告,他说:有些青年写信问我,怎样掌握学问?我的回答是,要想掌握学问,就要多读、多抄、多写,此外,没有什么秘诀。他介绍自己从学生时代就养成的做读书笔记的习惯,深刻体验这样的“三步”真谛: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只有把这“三步”紧紧结合起来,才能不断提高、不断熟练,不断攀登事业的高峰。事实证明,古今中外名人似乎无一例外地都重视笔记,因为笔记是读书的重要过程。
中学生也应重视笔记。在阅读作品时,特别是阅读长篇名著、名篇佳作、经典时文时,应从文中找出雅词丽句、精段美点,即把文章中的妙笔生花之点、哲理警策之句、文采斐然之段、辞格精美之处等全部圈点勾画出来,并在旁边随手批上阅读时的感想。要养成及时写评点的习惯,这是许多同学所疏忽的。不仅如此,还要对这些妙词佳句进行积累,动笔更易于熟记于心,等于把书中的“闪光点”存入了大脑。并要留点时间写读书笔记,概括全书的神采和脉络,记述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让思想见识逐渐明晰,步步提高。再进一步,我们应该留充足的时间去仿写、改写、缩写、扩写,甚至抓住灵感去全新写作,张扬自己的个性,真正达到读以致用的目的,甚至实现在阅读中进行积累迁移,在积累迁移中创新的飞跃。
单位:福建晋江市南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