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感悟也需要引领

作者:徐宏寿




  眼下,“感悟”这个词在语文老师那里颇具生命力:课堂上,我们希望学生能够将自己对文本的感悟(解读)及时地以对话、交流等形式呈现出来;课外阅读和练笔中,我们期待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期待着他们能够“吾手写吾口”,鼓励学生叙说自己想说的话,抒写自己想抒的情……的确,在自由而尊重的氛围中感悟,学生们的个性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张扬,思维的火花也因束缚的减少而与文本产生了更多的碰撞。
  然而,“感悟”也需要引领。一任学生思想的野马随意前行的做法,不仅徒劳无益,而且有违语文教育的本质,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当我们翻阅到学生在练笔过程中写出如下“感悟”的话语时,你很难想象这是如花似玉的少年在倾诉自己的真实情怀,也很难相信凭着教育者的良知,这样的感悟会得到我们语文教师的肯定和赞赏——
  “这篇文章好笑死了,两个人物中一个是白痴,一个简直是自作多情。”——摘自某校七年级学生对《黄纱巾》(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诵读欣赏”篇目)一文的读后感。姑且不论这番话是否与教科书所揭示的“写出了两个爱美的人,两颗美好的心”的主旨大相径庭,单是“好笑死了”“白痴”“简直是自作多情”的“有感而发”便足以令人震惊和沉思——恶话尚且要善说,何况还写下了“死”“痴”的字样呢!
  “……当我听曹颖说我的英语成绩只有142分时,我好恐怖,我如同跌进了十八层地狱!啊,我与第一名竟相差5分呀!……当听到老师说我‘考得还不错’时,你可曾感受到我此时似乎升入了天堂般幸福……我知道,从今以后不要轻易相信同学。”——摘自某校八年级学生在《喜忧年华》一文中的“感言”。真实吗?真实。可怕吗?令人揪心般的可怕!
  ……
  令人忧虑的是此类感悟式的语言并非个别现象,也绝非危言耸听。对此,北大教授曹文轩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不少少年文字中存在着的症状:“纯真不再,温馨不再,美感不再,崇高不再,庄重不再,雅致不再,真诚不再,阳光也不再,剩下的就只有一片阴霾与心灰意懒。”(2004年1月20日《文汇报》)诚如斯,则引领学生学会感悟便迫在眉睫!
  “感悟”需要引领,这种引领不仅表现在“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也不仅体现于引导学生自觉地追求思想观点的标新立异和语言的生动鲜活,从当前相当多的中小学生身上存在的“成绩决定一切”的价值取向来看,我们尤其要引领学生关注他人、关注社会、关注世界,让他们从内心深处,在字里行间拥有对生活、对生命的真切体验和深沉感悟。
  “感悟”需要引领。依笔者多年实践,下列几种做法虽无甚新意,倒是有些收益,说出来以就教于方家。
  一是“聆听窗外之音”。花开的声音多么悦耳,琴瑟的声响何其动听,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门走进暂时没有考试没有排名次的缤纷世界,对孩子们来说那是一种享受一份陶醉一次心灵的洗礼。
  二是“对每一朵花微笑”。这朵花可以是天真烂漫的一张笑脸,在宽松平和的空气中,教师的融融爱意将如阳光般播撒在他们的心田,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从而能自觉地将教师的引导深深吸入;这朵花可以是一篇精美的文章,师生在共同的诵读中因怡情悦性而微笑;可以是学生一个有创意有善意的建议,老师的微笑便表达着欣赏传递着敬意;可以是摘自学生习作中的一段妙语佳句,尽管幼稚却因了教师发觉它洋溢着向上向善的情感而大肆渲染的褒扬之词。
  三是“身先士卒展才情”。在魏巍笔下,孩子们对蔡芸芝先生的崇拜可以说让一代又一代读者不能忘怀:“连她握铅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一个高明的语文教师,他的胆识、学识和激情便是对学生最好的引领——希望学生读的背的说的写的,“先看我的”——以学得促习得,以示范作指引。从这个角度来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引领得不好的教师”的确是至理至善之言呀!以“下水文”为例,教师与其口若悬河地宣讲一套又一套“作文技法”(一般而言学生常常昏昏欲睡),倒不如拿出“下水文”,更实在也更有效地告诉学生“我写了什么,我是怎样写的,我为什么这样写,我这样写还有哪些不妥之处”,待到学生习作出来,再让他们比较、对照,进而感悟一个又一个“为什么”……长此以往,何愁引领不得法,何愁思想不灵光,何愁“感悟”没分量?
  朱永新教授说得好:“只要做,就有收获。”当我们一味地埋怨学生“你们这是怎么啦”的时候,我们可曾扪心自问:“我们做得怎样了?”
  是啊,语文学习中,责怪学生的感悟发生偏差的板子可不能全打在学生身上!“感悟”如此,其他呢?
  
  单位:江苏姜堰市二中附设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