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作文教学新视野

作者:王继良




  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有明确的要求和切合实际的实施建议,它为改变低效率的作文教学现状提供了契机,也使我们看到了作文教学希望的曙光。那么,如何实施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呢?我认为主要应该从五个方面去实践。
  
  一、提倡学生自主写作
  
  新课标明确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新课标首次提出学生自主写作的教学建议,这是作文教学改革的新理念、新举措。
  自主写作就是学生自己成为写作的主人,写作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写作的全过程,喜欢写什么就写什么,爱怎样写就怎样写。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帮助。当学生写作出现偏差时就要引导,当学生写作遇到困难时就要帮助。教师要多给学生一些自由的写作空间。
  作文命题方式需要改革,无论课内作文训练,还是考试作文的命题,都应该少写命题作文,多写话题作文。话题作文有较大的自由度,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体现了学生写作的自主性,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激活学生的灵感。选用的话题,要贴近学生实际,既可以是作文的主体,也可以是作文的客体。面对话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自由发挥,尽情表达。
  课外练笔要常抓不懈。叶圣陶先生在《作自己要作的题目》中指出:“要练习的回数多,不用说,还须课外作文”,“自己有了意思情感,便动起手写出来,这是生活上必要的习惯,中学时代须得养成”。叶老不但强调了课外多练笔,还肯定课外练笔对作文习惯养成的重要意义。我们要把课外练笔看成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扎扎实实地抓,绝不能作为写作教学的附庸和装饰。现在学生课外练笔的形式主要是周记或随笔,写日记的也有,但不多;因为多数学生不一定能坚持每天写一篇日记,语文教师的精力和时间也有限,不可能天天检查。周记或随笔,每周一篇反馈快,效果好。这种课外练笔,选题自主,形式自由,可以指点江山,评说时事,也可以自我画像,独抒灵性;可以状物写景,借景抒情;也可以记叙凡人小事,反映真实人性。充分体现学生写作自主性,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二、引导学生善于积累材料
  
  古人云:“夫立言之要在于有物。”从生活中广泛地积累材料是进行写作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材料,那就是“无米之炊”,即使“巧妇”也“炊”不出任何东西。有了详尽充足的好材料,再加上精雕加工,就能写出好文章。学生作文也不例外,倘若言之无物,材料贫乏,那只能靠胡编乱造,甚至抄袭。
  我们知道学生害怕写作文,说是没东西好写,其实就是缺乏材料,没啥好写,尽管搜肠刮肚,仍感空空如也。究其原因,我觉得主要是不善于积累。生活的源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我们的学生留心生活,善于积累写作素材,就有可能是“人情练达即文章”。
  善于积累就要多读多记。古人谈写作讲究“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强调“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说明阅读对于写作有着重要的作用。阅读是感悟人生,丰富学识,同时也是积累材料的重要途径。学生除了每天的课内阅读外,要充分利用时间在课外多读一些经典名著,多看一些报刊杂志。积累材料要养成勤记笔记的好习惯,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本摘抄本,及时摘录阅读中发现的素材,是很有必要的。要善于挖掘丰富的校园生活写作素材。学校是育人场所,学生大多数时间在围墙内生活。这时有文化景观,有自然景色,更有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我们依然可以找到源源不断的写作源泉。无论是春夏秋冬,阴晴雨雪,还是课堂活动,各类比赛,甚至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句问话,只要善于观察和体验,都是写作的好素材。鲁迅先生在枯燥乏味的三味书屋读书,有体验和感悟,写出优美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魏巍的《我的老师》,谢稚柳的《难忘寄园情》,无一不是反映校园生活的名篇佳作。
  同时,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课外自由写作实践活动。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积累是第一手材料。让学生广泛接触社会,参观访问,实地调查,了解社会生活;也可以让学生接触大自然,去观察名胜古迹,山川湖海,草木虫鱼,风花雪月,去观察你想观察的任何一种事物。在观察时要用心去体验,珍视那些往往被忽略的却又有价值的东西,捕捉生活中有价值的东西,捕捉生活中精彩的细节。
  
  三、强调抒写真情实感
  
  新课标十分强调:“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在教学建议中再次强调:“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叶圣陶先生也多次指出,作文的根本是在“立诚”。这些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作文和做人要统一。做人要真诚,老老实实做人;作文要真实,“我手写我心”,写实实在在的事,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真切的体验。从“我”写起,文中有“我”,这是抒真情的起码要求。写“我”自己,写自己熟悉的人,写自己最感兴趣的事,写想得最多的问题。我很赞成李真微先生的话:你写的作文是否丰富生动,首先不在于语言的生动,而在于内容的丰富生动。为什么学生周记或随笔中的文章往往总比课堂命题作文丰富生动?为什么学生的书信往往真挚感人?开学初,我让学生进行以“我”为话题的作文训练。许多学生的作文内容具体,人物栩栩如生:究其原因是文中有“我”,有自己想说的话,有感受,有真情。
  有感而发,让学生感动起来,这是引导学生抒情的关键。写文章想要感动别人,首先要感动自己,写自己都不想读下去的文章,肯定不是好文章。老师要引导学生用心灵贴近生活,在自己最感动的时候提笔,写下那些没有理由不感动的人和事。有一次,我让学生以“中学生与作文”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许多学生都认为文章要写自己的感受和感动的人和事,这就是他们写作成功的经验。心存感动便作文,心有感动便用语言文字写出来。教学中可以把那些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文章作为辅导材料,营造氛围,让学生心动,逼学生情发。也可以设置情境,引发学生的写作激情,触发灵感。有时,我在作文课堂中引进经过设计的具有科学性的“实验活动”,趣味性的“击鼓催花”等游戏活动,让学生动情,进入“欲罢不能”的写作境界。
  
  四、培养学生作文创新能力
  
  新课标在写作10条要求中提出“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在评价建议中又强调“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以鼓励”。这就要求我们做到,作文教学力求创新。特级教师程翔说:“所谓创新就是大胆质疑,敢于突破旧的条条框框;就是独立思考,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就是善于采用新的表现方法,具有新的风格。”从这里我们看出创新的主要内涵:一是内容创新;二是形式创新。
  内容创新首先是立意要新。鲁迅先生曾说过,选材要严,开掘要深。开掘深,就是能从看似平常的小事上发现深刻的道理,以小见大,一粒沙子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还要就事论理,力求在平凡的小事中有自己独到的感悟和见解。这样,文章也就有了新意。文章有新意,还必须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进行求异思维训练,“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力戒写那种人云亦云,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文章。其次,材料要新。新颖的材料,才能表现出新鲜、活泼的思想,才能吸引人、感动人。要注意避免用那些别人早已用滥了的陈旧材料,如写以“老师”为话题的作文,总是写老师“深夜备课”、“带病上课”、“冒雨家访”等,毫无新鲜感。更不能胡编乱造,如有些学生写“战胜脆弱”的话题,编造出双亲去世,父母离异,重病残疾等故事。读这类文章不会使人有什么新鲜感,只能令人生厌。
  形式创新主要表现为结构创新,根据内容的需要采用一种比较独特的结构形式,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学生比较喜欢用的结构形式有:小标题式、特写镜头式、书信式,在高考作文中还出现了病历式、课题报告式等。值得注意的是,形式服务于内容,两者要有机结合,不要为了标新立异而弄巧成拙。另外,语言求新方面可以引导学生积累那些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还可以进行语言仿写训练,仿句式,仿修辞,使学生的作文语言准确、生动,形式具有个性化。
  
  五、重视引导学生对作文的修改
  
  新课标非常重视学生对作文的修改,多次强调:“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互相评改作文”,“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等等。值得注意的是,新课标只字不提教师应如何修改作文,不像原先的《语文教学大纲》那样要求教师:“作文评改要采用详细评改、重点评改、当面评改、浏览检查等多种形式。”我以为,新课标没有强调教师如何批改,教师不是不要批改,只是批改形式上应作改革。教师要最大限度地把自己从批改的重负下解放出来,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改、互改的良好习惯。
  要大力提倡学生自改、互改,持之以恒,严格要求,养成习惯。要求学生每次课内作文一定要打草搞,并且要反复修改。正如鲁迅先生说的:文章写好后,要至少看两三遍,竭力把可有可无的字、句删去,毫不可惜。大作家尚且如此,学生作文训练更应该这样做。学生互改要有计划地进行,要认真指导。互改前,教师要浏览全班作文,了解大致情况,提出互改的重点要求,并且发给学生每人一份《作文评分标准》。互改时,教师巡视掌握情况,相机指导。互改后,教师要作简要小结。具体形式可以灵活多变:同桌之间互评自改,前后四人一组互改,或语文学习小组共同讨论批改等。在实践中我感到:学生在自改、互改作文中乐于参与,效果颇佳。
  叶圣陶先生说:“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只有学会了自己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教师重视引导学生修改作文,养成认真修改的习惯,学生的作文水平就一定能逐步提高。
  
  单位:浙江东阳市亭塘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