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巧引写作的源头活水

作者:余有明




  在日常作文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许多学生在写作文时捉襟见肘;即使是写出来了,也是空荡荡的,或是无病呻吟,或是内容苍白,或是无感而发,或是杜撰无据,胡编乱造。当然作为一名老师,我们确实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去改变这样的现状,去为学生的作文水平的提高而尽一份职责。而作为一名学生,也要反思一下自己的学习方式:要努力使我们下笔如有神,如源头活水一样汩汩而淌,而不去做无米之炊。那么怎样做到这一点呢?
  
  一、学会观察
  
  俄国小说家契诃夫说:“作家务必要把自己锻炼成一个目光锐敏、永不罢休的观察者。”无数成功的作家都把观察看作学习写作的头等重要的基本功,我们初学写作的学生当然也应借鉴这些经验。
  一方面我们应该多角度进行观察,以便获取对象更多的信息。因为只从一个角度去观察,不可能看到事物的全部。苏东坡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观察一个景物,可以选择不同的观察点,可以远眺,可以近观,可以仰视,也可以鸟瞰,立脚点变了,观察的角度也就多了。观察一个人,也可以多角度观察:可以直接接触,也可以间接地了解。直接接触包括观察他的言行举止音容笑貌,通过谈话采访,了解他的内心活动、思想情况;间接了解包括调查研究,采访他的同事、朋友、亲人,以及阅读一些相关的书面材料,全面地认识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只有这样从不同的方面,多角度地进行观察,才能做到深入、细致、全面、正确地认识人或事物,所写的人或事物才有可能形象、具体、真实、生动。
  另一方面我们还应该学会随机观察。留心处处皆学问,留心处处皆文章。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对此曾强调指出:“在实际生活里养成精密观察和仔细认识的习惯,是一种准备工夫,不写文章,这样的习惯也得养成。如果养成了,对于写文章大有用处。”
  随机观察,就是在自己的生活领域内,面对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随时随地留心观察,及时捕捉生活中各个方面各个角落的人物、事物、景物,及偶然看到的、听到的并由此想到的事件。
  随机观察,事先不可能有什么准备,是观察中的一种下意识,是观察的高级阶段,虽然难,但一定要努力追求,因为作文中的材料,绝大多数来自“随机观察”。
  
  二、学会积累
  
  一个人的生活范围有限,因而,除了自己观察的所见、所闻外,还要注意主动寻觅积累。曹植在《与杨德祖书》中说:“夫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朱易轻弃也。”他告诉我们老百姓当中必有可采集的有价值的写作材料。《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就是这方面的榜样。他曾背着席子到乡间道路旁边摆设茶摊,遇到野老村夫,便请他们说古道今,讲述各种鬼怪故事,他一边听,一边记录,广为采撷,最终成就了一代名著。
  在积累中,我们应有一定的广度。如一位考生在《幸福是什么》的开头中写道:
  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幸福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的喜悦;幸福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幸福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的回忆;幸福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追求。
  没有广博的积累是不可能写出这样文采飞扬的文章的。
  当然,在积累中,我们还应有一定的深度。也就是说,在积累中,要展示出你对所积累的语言深度的理解,不是机械性的为积累而积累。
  
  三、学会想象
  
  想象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古人曾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如陆机《文赋》中讲:“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通过想象,我们贯通古今,横越四海,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开辟了十分广阔的思维空间,也开发了无穷无尽的新鲜乃至奇特的写作材料。
  
  四、学会反思
  
  理性反思是一种高品质的思维,在写作中别具风采,它能使你的作文更具深度。理性反思,是用批判的眼光去进行甄别,是用拿来主义的精神去对待丰富的矿藏。
  对于日常的生活现象、时政热点等我们都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能人云亦云。如中国加入世贸之后,外国货严重冲击了中国的市场,有人惊呼“狼来了”。一位同学却是这样反思的——
  对此,国人的思考大多是“我们的猎枪准备好了吗?”这是不是有闭关自守之嫌,有点保守滞后呢?我想,与其谈“狼”色变,不如与“狼”共舞。的确,当今经济已趋多元化,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全球一体化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与“狼”共舞,方能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从而使中国跨入世界强国之林。这一观点应成为国人的共识。
  这位同学以其对问题前瞻性的理性反思,博得众人的青睐,获取了高分。
  
  单位:湖北黄梅县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