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新大纲下作文教学的尝试

作者:赵红英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作文教学要想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教师必须大胆创新、设计新颖、灵活和科学的教法。为了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笔者在作文教学时,作了如下尝试。
  
  一、巧下批语,体现人文关怀
  
  大多数学生都不喜欢看到作文或日记本中如下的批语:“思路不开阔”、“语言不流畅”、“文字平淡无奇”、“平铺直叙,毫无新意”等令人扫兴的定论。他们希望得到赞许、认可,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从其质量不太高的习作中去竭力寻找优点,哪怕只是一句:“叙述真实”或“字数达到了要求”也会让他们有安慰感。为了对学生的作文多加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我常常绞尽脑汁地编织批语。面对书写潦草、卷面失美的习作,我写道:“如果你注意字的间架结构,一笔一画地认真写,考试时你的作文会多得5—10分,相信你下次一定能把字迹写美观!”面对学生日记本中几篇抄袭、一篇自写的文章时,我这样写道:“几篇文章都很美!不过,我还是最喜欢你自己写的那一篇,虽然文中有错别字,又是粗线条的叙述,但它毕竟是我的学生自己对生活的见闻和感触。”面对100来字的马虎应付作文,我这样写道:“短小精焊固然好,但如果施耐庵只写‘鲁达三拳就把郑屠打死了’,你会不会觉得淡而无味?多么希望看到你细细描绘、色味俱全的佳作啊!”别小瞧了这几句鼓励和期待性的话语,它会给你的作文教学带来不尽收获和希望。
  
  二、巧用范文,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有人认为范文会限制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重复他人的思路和语言,束缚学生的个性发挥,我认为不然。大诗人莱蒙托夫青少年时期写的诗,不少是仿照普希金的诗句改创的。名家尚且先仿后创,更何况学生呢?运用范文的目的不仅仅只是提供一个样子,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特别是同话题而不同思路的范文,特别要加以引导和点拨。如《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1)中的同题作文《鸡年说鸡》。“面对这个并不难写但难以写好的作文,廖泽同学逆向切题,反弹琵琶,认为不一定要到鸡年才说鸡,思路开阔;沈靖同学取祖国版图像一只雄鸡的喻意,以热切的言辞表达了对祖国的爱,富有民族精神和正义感;董志刚则通过与鸡有关的成语故事来阐释鸡蕴含的传统文化意义(裁判王先霈语)。”把这三篇习作介绍给学生,尤其要强调他们是从哪些角度表明中心的,还可以从哪些角度构思立意,让学生讨论发言,之后让学生来写,他们就会胸有成竹。这不仅能使学生掌握习作技巧,而且更能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进而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尝试新题材、新手法、新构思。
  
  三、指点迷津,教学生写出文章的“闪光点”
  
  每当学生写完一篇习作,我就让学生自己或与同座一起找文中自认为最得意的句子,也就是找文章的“闪光点”。这里所说的闪光点,可以是精巧的标题、灵动的语句、新巧的构思、瑰丽的想象,也可以是传神的细节、含蓄的笔墨、丰富的内涵、深邃的意境……“闪光点”有时很难找到合适的语言或形式表达出来。要做到有文采,“亮点”频繁出现就更不容易,这就需要老师及时的指点。有些学生作文,从词语选择、句式结构到语气语调大多大同小异,了无情趣。如写征文《绕着校园走一圈》,多数同学就是中心大道、教学楼、操场,甚至还有写厕所的,不是说这些东西不能写,关键在于你能否另辟溪径,写出自己的语言的个性,或设置几个不同的场景反映不同的校园特有的现状,或找某一契合点进行描写、叙述、议论,以一个小小的景或物来表现人们关心的问题,甚至是大主题;语言或细语潺潺,或明快活泼,或深刻练达,或绚丽多姿。改变那种“好像有一堆柴在那里冒烟,就是烧不起来”的状况。这就更需要我们教师的指点引导。
  以上就是我在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设计评语遵循指导作文与人文关怀相结合,巧用范文与大胆想象创新相结合,指点迷津率性而为,力求让学生有足够的表现空间,发展自己的个性,培养创新能力。
  
  单位:湖北当阳市二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