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把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作者:琚亦素




  在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问题的学生教得有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回答不了,那就是成功。我国中小学教学主要是为学生成为创新人才打好基础,做好准备。而创新始于问题,强化问题意识,是造就创新人才的一个关键。近几年来,许多教师在课堂提问这方面辛勤劳作,孜孜探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是,我发现直到今天,还有相当多的老师在课堂上先自己提出问题,再让学生思考回答,表面看似热闹,学生也积极思维,但实际效率不高。究其原因,就是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学生的思维始终不能跳出老师的范围。那么,如何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把提问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呢?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构建心理安全区域,使学生敢问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教师在学生面前扮演着“权威”、“严师”的角色,课堂上板着脸孔说教,课堂外与学生保持距离,学生一见到老师,就莫名地紧张。学生天生好问,要让学生敢问,必须首先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增进教学民主,消除学生在教室中的紧张、压抑和焦虑感。宽松民主的和谐的课堂气氛,是传授知识的无声媒介,是开启心智的无形钥匙,是陶冶情操的潜在力量。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师生平等对话,教师给予学生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励,学生的心情才能愉悦,学生的思维才能激活,学生的个性才能张扬,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敢想敢说敢问敢答。
  在上海格致中学刘大年老师的课上,学生可以不举手随时发言,提倡孩子“出声说”,即允许学生在课堂上、在紧张兴奋的思维中把提问答案在情不自禁中脱口而出,不必拘泥于课堂纪律。这一激活学生即时思维的举措,使学生课堂上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光芒四射,而不至于因为这样那样的禁忌而稍纵即逝。学生七嘴八舌的声音几乎嘈杂,但细听谁都会感到课堂上涌动着学生思维的激流,课堂教学的活跃与学生思维的广泛而深层的触动同时生辉。课堂教学能达到如此效果,子复何求?
  
  二、凸现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乐问
  
  (1)强化主体意识。
  陶行知先生说过,如果你按着鸡脖子喂米给鸡吃,它乱叫乱挣也不会吃,如果你松开手,等它闲时饿时,它就会自然而然地主动地啄起米来。严华银老师也强调,“我们老师最要做到的是如何使这非常有限的时空让学生独享,而不让教师巧立名目地侵夺,就是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敢于拿出合理的时间,而自己则退避三舍。”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状态,倒是教师要被学生牵着鼻子团团转。学生自主选择的愿望是强烈的,学生主动发展的潜能是巨大的。给孩子一些权力,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些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给孩子一种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片天空,让他自己向前走。
  (2)采用激励手段。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激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了自爱。”人本主义心理学也认为:“当一个人的行为产生积极的自我体验,同时也得到他人肯定时,他的人格就能获得正常发展。”教师要捕捉学生星星点点的智慧火花,不失时机地给予积极评价,营造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语文教学氛围,使学生产生愉悦的生理体验,从而激励学生,满足学生成就感,激发学生内部的创新动力。
  在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最后一环,我要求学生大胆质疑,一学生脱口而出“鲁提辖为什么不报官,要自己去打镇关西?”问题一提出,全班寂静了约有十多秒钟,然后就听学生小声回答:“那是因为报了官也没有用。”我异常兴奋地赞赏了那位提问学生(从他自豪的神情中我明显感觉到它的愉悦和满足),也表扬了那位回答的学生。而后,全班学生在老师的激励下走向一个个更加深入的问题。我继而要那位小声回答的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理解,他说:“报官没有用,因为旧社会官官相护,包青天为何历来被赞颂?是因为清官太少了!”另一位学生紧跟着说:“《杨乃武与小白菜》中写老百姓哭诉无门,有冤难申,这样的事情太多太多了!”又有几个学生举例。我一看火候已到,又不失时机地抛出这样一句“鲁提辖不报官而自己寻去痛打镇关西,从鲁提辖方面来说,体现他粗鲁、嫉恶如仇的一面,换一个角度,从当时社会来看,又说明了什么?”在我的多方引导下,学生终于明白了:这样写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黑暗。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这时纷纷伸出手,大有如梗在喉、不吐不快之感,我充分肯定学生们的质疑精神,鼓励他们对学习、生活中的现象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学生听了,一脸满意。“好学生是夸出来的”一语道破了教学成功的秘诀——激励。
  
  三、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善问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在《先知·教授》中说:“真正明智的老师,不是耳提面命,强迫他们进入他的智慧之殿,而是将他们循循引到思想和智慧的门前。”如何使学生善问?我以为,应该按照循序渐进原则,着眼于最近发展区。
  开始要求不要太高。特级教师于漪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方面做得很好。她认为学生并不是一开始就会提问题,尤其是提有质量的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是逐步培养起来的。当学生的疑惑有进步时,老师再拓宽他们的思路,要求他们把阅读的课文与课外阅读,与自己的生活沉淀联系起来思考,这样步步诱导,持之以恒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就可大大提高。
  开始时,可以教给学生一些入门的方法。
  1.指导学生从文章的主旨性内容提问。
  这种提问,直接指向阅读目标和要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并且阅读着力点集中在文章的重难点,具有较强的集中性,在阅读中起到了导向作用。因为人们阅读文章时,总是选择对文章某些部分作精细加工,对另外一些部分作粗略加工,甚至忽略不作加工。围绕主旨进行质疑提问,正是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为完成阅读目标而需要深入加工的信息上。如阅读教学《故乡》,篇幅较长,教师很有必要把阅读关注力聚焦到文章主旨性段落的品读上。教学中,我有意引导学生关注“我”与中年闰士重逢、离开故乡时的心理活动这两块内容上。学生通过这些段落的研读、讨论、设疑解疑,较为准确地把握了全文的主旨。
  2.指导学生从文章矛盾处提问。
  矛盾是指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事物或方面。如果认真阅读课文,就会发现有些文章在内容之间、内容与形式之间、语言之间存在着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矛盾”现象。这些矛盾现象其实大多也是有意识的安排,往往体现着作者巧妙的构想。因此,善于从文章中找出这样的矛盾之处,并进一步追问几个“为什么”,无疑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有效方法。
  3.指导学生对重点词句、语段的隐含义提问。
  阅读文章总是从词语到句子,从句子到段落,一边阅读,一边把文章的各个词语、各个句子、各个段落的内容联系起来,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如果对部分语句、段落不理解或理解不透,自然会影响到对文章整体的理解。因此,对语句、段落的隐含义的质疑释疑,无疑是阅读的基础。对语句、段落的隐含义的理解,一不能离开特定的语境,二不能忽略写作的背景。切不可断章取义、望文生义。阅读《行道树》,着力指导学生“神圣”“痛苦”“忧愁”“快乐”“深沉”等词的理解把握,成为把握全文主旨的重要手段。阅读《紫藤萝瀑布》,“花和人都会遇到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地位彰显,许多学生针对此句提问:如“花和人遇到了什么不幸?”“人生短暂,怎能说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等,在设疑和师生共同解疑中学到了又一种提问的方法。
  学生主动提问的课堂很精彩。这份精彩,就像肥沃的土地上长出的鲜花,根植于教师丰厚的学养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中,蓬勃于学生的不断提高和勇于创新上。而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急需被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责任就是点燃火把,使它燃烧,而强化问题意识,则是火把的抓手。
  
  单位:浙江奉化市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