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课堂提问的两个原则

作者:吴崇岳




  课堂提问是教师传授知识和获得反馈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保持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有效手段。精当的提问,不但能激起学生思维涟漪,而且还能密切师生之间情感和思维的交流,达到契合、协调与同一。因而课堂提问也是广大教师热心追求的一门教学艺术。
  
  一、设问要创新
  
  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民族复兴的需要。虽然有创新精神的人不一定就有创新成果,但是有创新成果的人一定具有创新精神。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择点设问的同时,还应该对教材进行合乎规律的填充或延伸,并以此设计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
  1、促进想象
  想象是人脑在已有的感知材料的基础上,经过加工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而想象力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基础。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实际、课文内容准备诱发学生想象的饵料,以促进学生创造想象的发展。我认为诗词类作品适用还原想象法,即通过想象还原作者创作的时空、情境。如《渭城曲》的送别场景、《登鹳雀楼》的视野、《沁园春·雪》的北国风光等。小说、民间故事等作品适合用延伸想象法。如《范进中举》可设问“你估计范进家庭的组成将会有怎样的变化?”《孔乙己》可设问“你能描述一下孔乙己的最后时刻吗?”
  2、激励探索和求异
  探索是构成创新的元素,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初中生正处于好奇、求异的活跃时段,但由于年龄、阅历的限制和被动接受的消极作用,会影响其求异思维的健康发展。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考虑如何用不乏灵活性和趣味性的问题激活学生探索的原动力,鼓励他们突破常规思维方式的禁锢,引导他们多角度观察事物、分析现象,学会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记得我在教《死海不死》时,曾设计过这样一道问题:“作者告诉我们死海最终是真的要死的。如此神奇的死海,要是真的在地球上消失了,那不是我们人类的一大遗憾吗?大家能否想出个办法来,让死海不死呢?”问题提出后,当时学生热烈讨论的场面,至今还令我感动。有的说用人工降雨法增加死海集雨面积的降水量;有的说规定去死海旅游的人,每人必须向死海倒进一吨水,还说出钱请别人运也可以;有的说用门票收入请科学家想办法……最后大家认为根据死海的海面低于地中海海面三百九十二米这一地势,开凿一条渠道,引地中海的海水来补充死海被蒸发的水的办法最合理、最科学。尽管这些方法显得幼稚,但不悖情理,无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二、设问要适度
  
  1、难度
  问题设计得过难或过易都缺乏启发性。太容易,一问了然,等于未问;太难了,学生听问却步,不如不问。那么怎样才算难度适当昵?学生在经过一定的思维活动后能作出解答,即很流行的“跳一跳,摘桃子”。根据我的教学实践,在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农村初中,要是你的问题有五分之二至五分之四的学生能回答,可称难易适度。也许这就是备课中的“备学生”吧!但有时也会有由于过高估计学生而把问题设计过难的情况。这就要求教师即兴“压枝杆”、“递棒子”、“搭梯子”等办法来化解。如前文所述问“作者为什么选择写西湖的绿?”问题提出后,学生“卡壳”了。我就提示作者是六月(夏天)去逛西湖的。还背诵了一些有暗示季节的诗句,如“小荷才露尖尖角”、“留得残荷听雨声”、“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留根光棍打秋风”等加以启发。最后学生得出答案:写“绿”是由六月西湖景色的特点决定的。因为除了夏季,其余三个季节,灵隐的绿就会缺乏气势,苏堤的绿就少了意趣,花港观鱼的绿就没有那种旺盛的生命力。
  2、密度
  课堂提问不是越多越好。你如果提出的问题一个接一个,看起来你的确是主导者,但学生却成了疲于奔“答”的“逼”动者。试想一堂课四十五分钟,时间有限,学生的能力有限,能有质量地解决一大堆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吗?其结果肯定是教师自问自答,成为变相的“满堂灌”。这样势必会抑制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消弱学生固有的探索、追求的能动性。因此,提问的密度要以精、当为标准,以促进学生的思维为前提。
  3、时度
  时度是指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允许学生思考的时间以及学生答题后教师延时评价的时间的把握。这虽不属于问题设计范畴,但却是课堂提问的实质实施。首先,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思考。因为只有充足的时间,学生才能完成一个复杂的完整的思维过程。思考时间多长?由问题难易度决定:难题长而易题短。其次,对学生答题的延时评价的延时“延”多长?即要由学生答题情况来定:答得正确、圆满,延时即短,反之即长。在学生答题欠理想时,教师要特别注意利用延时评价的积极效应,千万不要急于简单表态,而应该适当等待,以表情鼓励和语言促动,使学生在顿悟中散发出思维的火花。
  
  单位:浙江永康市新店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