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语文课堂创新教学三法

作者:王爱民




  教学是达到教育目的的主渠道,实施创新教育,就是要在教学中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为创新性教学,变单纯的知识传授为在传授知识中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教育关注的中心始终是创造性,它包括创造性人格,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技能。语文教学的核心与宗旨在于让学生在感悟语言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语文创新教育也必须服从服务于这一目标。那么,语文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学呢?
  
  一、运用导入技法,激发学生创新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以激发学生求知欲为前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启发性原则,巧妙地提问设疑,强烈刺激学生的学习情绪,活跃思维,产生积极的求知创新欲望。具体做法往往是内容上突出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手法上可以浓缩全文,也可从中截取重要片断;技巧上引而不发,富有余味。于漪老师讲《孔乙己》的导入设计就很高明地体现了这一点:“过去有人说,希腊的悲剧是命运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性格悲剧,而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悲剧。悲剧往往催人泪下,但孔乙己的悲剧呢?人们读后眼泪却不是往外流,而是感到内心的刺痛,可以说是泪往内流。那么,孔乙己究竟是怎样的悲剧呢?学习这篇课文,从本文含蓄深沉的描写中,细细咀嚼,深入体会,我们是可以获得答案的。”这个导读,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也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准备了条件。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文章时不可事先向学生灌输已有的社会评价,须让学生自己去阅读、领略课文的原汁原味,尤其是在文章教学的导入阶段,教师不宜给学生讲更多现成结论,而应该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感悟,使学生对文章有自己的新的理解和创造。
  
  二、运用迁移技法,指导学生创新
  
  所谓文章迁移指导法,是一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认知策略和思维操作方法。在具体教学中可以分三步:辐合求同助理解,发散求异促创新,辩证比较以择优。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有创造力的教师总是引导学生用辐合求同思维对知识进行不断总结、归纳,使新旧知识联系起来,系统化起来,得出规律,使知识结构板块化,用旧知识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从而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
  “举一”后还要“反三”,不“反三”,思维的创造力就得不到发挥。“反三”的过程就是发散求异的过程,这种思维方法就是“求异”法。“求异”法,是在分析解决问题时,不拘泥于常规的原理和方法,运用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标新立异地提出自己新见解的一种方法。教学中,运用“求异”法,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能改变学生只满足于教师的讲解,满足于现存结论的现状,而突破原有的、前人的框架。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是大有裨益的。“求异”思维的训练在作文写作中尤其是议论文写作中常常运用。教师可提供一些习以为常的见解、观点(如树大自直、开卷有益等)让学生从求异的角度甚至是逆向思维的角度多角度去挖掘它们的新意,这也是训练学生创新能力的好方法。
  
  三、运用结语技法,鼓励学生创新
  
  一堂好课应该重视结尾,既不能把结尾看作无关紧要,草率收场,也不能进行不必要的堆砌,或者随意发挥,造成狗尾续貂,画蛇添足。应该根据文章内容精心设计,以便收拢学生纷繁的思绪,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做到课虽终而意无穷。常用的方法是“悬念式”与“畅想式”。
  “悬念式”是在教师讲课结束时有意避而不讲,引而不发,让学生在心理上造成一种非弄懂不能满足心愿的心理状态,从而迫不及待而兴趣盎然地继续学习,刨根问底,深入掌握知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如一位教师让学生讨论是谁杀死祥林嫂的元凶这种问题时,学生议论纷纷,争执不下,但教师没有充当孰是孰非的评判员,而是在课堂结束时留下了这样一句话:“关于祥林嫂悲剧的根源问题,学术界曾经争论不休,这方面的文章不少,通过阅读,大家会找到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的答案的。”课后,学生对这些问题众说纷纭,去查有关资料,试图找到言之凿凿的结论,可见这种结语激发了学生非弄个水落石出不可的探究欲望,收到了“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艺术效果。
  “畅想式”是针对写得含蓄蕴籍的文章,其中人物最后是死是活,是福是祸,文章并未作明确交代,教师可利用这种文章的含蓄性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推断能力及创新能力,如莫泊桑笔下的于勒,白居易笔下的卖碳翁,夏衍笔下“芦柴棒”等等,教这样的文章,教师在引导把握主题基调和人物性格特征的基础上,采用畅想式结尾,让学生对人物的命运做出合理的推断,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当然,创新教育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它是一项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推行创新教育也并非能一蹴而就,我们必须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南,在实践中进取,在进取中实现创新。
  
  单位:武汉市第十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