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语文课堂上的美点探寻

作者:黄 芳




  人都有猎奇心理,尤其是中学生,他们不喜欢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沉闷的气氛。语文相对于别的学科而言,不该是枯燥乏味的,而应该充满乐趣,既有对学生好奇心的刺激,又有对他们智慧的挑战,一堂好课对学生而言,应是一种美的享受。那么,如何挖掘语文课堂上的美并展现这种美,成为我们所面临的严峻问题。
  
  一、投石激浪体现导语美
  
  人们都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一堂课的开头非常重要。富有经验的教师很重视导语的设计。
  1、用谜语导入。比如,上《春》这篇课文时,出个谜语:著名散文家李广田先生认为四季中的哪一季是“走向生”的季节?大家不加思索,异口同声:“春”。由此导入了朱自清先生的《春》,并且点出了春的一个重要特征:富有生命力。学生也很乐于通过这种方式来接受春的特点。然后让他们比赛说出所知的有关写春、绘春的四字短语,于是课堂气氛一下激活了,要知道对于春天,哪怕平时最差的同学都能说出几个词语来形容,春天的美景就这样展现在大家的面前了,而我也达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
  2、用诗歌导入。引用学生熟知的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诗词文等名言警句,可以营造出较浓的文学氛围,使他们沉浸其中,真正感受到语文课特有的艺术魅力。如《莺》这篇文章,可先让学生背诵杜牧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和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以及杜甫《江畔独步寻花》(自在娇莺恰恰啼),然后以下面导语导入课文:同学们背诵的这几首诗都描写到“莺”,但都只是写出了莺的活泼,喜欢唱歌的特点,今天,我们要学的是法国布丰的说明文《莺》,看一看,人类的朋友莺,究竟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3、用实验导入。记得在上《万紫千红的花》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导入法:请两位学生到讲台前,把手中的红色玫瑰花瓣放入一杯碱性液体中,只见花瓣颜色慢慢变为蓝色,大家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眼前的结果,然后另一位同学再用镊子把变成蓝色的玫瑰花瓣缓缓放入酸性液体中,大家惊叹着蓝色的玫瑰花瓣又奇迹般地变回了原来的红色,而且比本来的红得更艳了。这就很自然地引入到了对课文的讨论。这一实验的引入,不但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更能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思索。
  
  二、形式多样品味过程美
  
  罗丹曾经说过:“不是生活中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语文课堂教学的美,要让学生去发现,离不开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当然,教师的启发、展现、引导和促进本身也要求美。
  1、用媒体感受形象美。还是在上《春》时,在美的导语激起的热烈的气氛中,我们转入了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在鸟儿的啁啾声中,在悠扬的歌声中,在和风的吹拂下,我们由朱自清先生引领着,徜徉于碧草繁花之间……我运用多媒体让学生亲眼看一看春天的绿草油油、繁花簇簇,春雨绵绵,一切都是充满着勃勃生机,再加上配乐朗诵,文章的意境也就一目了然了。
  2、通过绘画展现美。在教古诗《过故人庄》时,我曾经听一位老师这样上:要求学生熟读成诵后,上黑板画出诗中内容。几乎所有的人都争着要上黑板。五分钟后,两位绘画上较有天分的同学的大作便出现在黑板上了,图中有两位戴着高高的帽子、留着长长的胡须的古人端坐在屋里,举杯畅饮,透过开着的窗户,可以欣赏到家门口的场地和碧绿的菜园,村庄周围绿树葱茏,远处高山耸立,好一派优美的田园风光。我不由得感慨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绘画能力,然后,大家根据这幅画一起学习,欣赏这首古诗,同学们思维活跃,气氛热烈,很快就理解了这首诗的内容。
  3、用音乐舞蹈体会美。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既然一半是艺术,那么它就离不开一个“美”字。真正的艺术是美的艺术,正是这美的艺术吸引住了许多人的注意力。京剧是我国的瑰宝,而梅兰芳的京剧表演更是脍炙人口,他几乎成了美的化身,无论扮相、唱腔,还是他优雅的水袖,无一不让人为之惊叹。于是在上《看戏》时,我播放梅先生的演唱影象,让学生直接观看京剧表演的一笑一颦,接受那艺术美的熏陶,畅游于艺术的海洋中,与他们观看所喜欢的明星的表演的反映相类比,从中领会观众那如潮的热情。这样学生就能真切感受到课文学习过程中的美。
  
  三、画龙点睛回味结语美
  
  在教学过程中,结语不可小觑,安排得当,能产生画龙点睛、余味无穷的效果。
  1、延伸话题。课文讲完后,不是马上结束教学,而是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扩展,使之成为联系第二课堂的纽带。
  2、用歌声结尾。曾经有一位老师在上《孟子二章》中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时,分析结束后,点出“人和”才是赢得拥护的最佳途径时,以一曲《众人划桨开大船》,使课堂教学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听课者只感觉余音绕梁,经久不绝。
  3、巧设悬念,思考回味。课堂教学的结尾也应像文章的结尾一样,讲究悬念迭出,回味无穷,给人一种课已结束而意未尽的感受。因此,在课堂教学结束时,有时采用巧设悬念的方法,能收到“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艺术效果。
  其实,只要你认真思索,积极准备,充分了解并抓住学生心理,不断挖掘美,展现美,你一定会做得很好。
  
  单位:江苏张家港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