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课堂因差异而充满活力
作者:徐立刚
且不说这位女生的看法是否正确,单是她善于思考、勇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勇气就值得肯定。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况且这位女生能积极研读课文,紧扣文本中的词句感悟、理解、分析、归纳,形成自己的看法,这也是语文教学所倡导的。不然怎么会“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呢?课堂上,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只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才能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才能实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角的教学理念。
其次,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他一来到这个世界就带有特定的文化印记,被带入一定的成长生态。他们的家庭背景、兴趣爱好、生活阅历、知识经验、智能性格等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是教学中真实的“材”,这是生活中现实的“人”。难怪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就提出教育活动要“因材施教”。我想这里的“材”就是指学生的个体差异。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如果教师把自己或教参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思考强加给教育对象,追求标准化和“一刀切”,重蹈传统教学进行机械灌输的覆辙,势必扼杀学生的思维火花,压抑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失去活力和生机,陷入死气沉沉的境地。
再次,《一件小事》这一教学事例,也启示教师要了解社会、关注生活,要与时俱进地研究学生,把学生当作平等对话的对象。不能站在传统的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仍以“学生”的观念看待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语文课程是植根于现实的。那位女生从事实出发,站在人要做好自己本身工作的角度,可能还受了街头上一些故意装腔作势骗钱的行为影响,来理解车夫和“我”的所想所为,她的观点带有现代生活的色彩。这种情况在我们平时的语文教学活动中经常遇到:有的学生认为愚公移山破坏了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而且让子子孙孙都把青春浪费在这上面,是一种蠢笨的行为,建议把大山当作旅游资源来开发;有的学生认为,欧阳修整天临溪饮酒、游山玩水、不务政事,是他被贬滁州后,心情郁闷的表现,根本不是在“与民同乐”;有的学生认为,鲁迅在三味书屋可以到后面的小园子里寻蝉蜕、扯直嗓门大声读书、上课画画、先生读书时可以偷偷地做小动作、对先生读书的情景记忆犹新,可见他不是厌恶而是怀念三味书屋的生活。这些理解上的差异,正体现了现代中学生的思想和意识,是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现代中学生感悟文本的独特体验。因为语文课程本身就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
另外,这一教学事例也启示我们,学生的个体差异也是一种教学资源。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作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多样,相信差异就是资源,鼓励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合作交流,共享差异。如在教学《巍巍中山陵》时,可让曾到过中山陵的同学作为“导游”,引领其他学生“游览”南京中山陵,体会文中营造的庄严、肃穆的气氛,感悟伟人伟大品格和不朽精神,理解人们对孙中山先生的怀念、敬仰之情;教学《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在学生阅读“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在你拍去了围裙上的炭灰之后,在你尝到饭已煮熟了之后,在你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之后,在你补好了儿子们的为山腰的荆棘扯破的衣服之后……抚摸我。”以后,让学生再补写一个或几个“在……之后”,以加深对“大堰河”勤劳、坚毅形象的理解,使学生在选择与参与中张扬个性,在实践中与尝试中激活思维,在体验与成功中强化自信,在自信中走向新的成功,在差异中丰富和拓展自己。
需要指出的是对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对学生的独特体验要给予正确的引导与评价。引领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注社会、热爱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单位:江苏赣榆县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