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从《长干行》等诗看李白对民歌的借鉴

作者:赵宗芳




  李白一生遍游天下,广习民歌,但他对民歌的学习运用不同于一般作者的单纯模拟或整理修改,而是对民歌的革新、发展,避免了模拟所带来的僵化和雷同,主张推陈出新。他具有民歌特点的作品“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清新、质朴,以妙造自然、风韵天成取胜。由华趋实,由朴返真,是其诗歌的一贯主张。在《泽畔吟序》中,还提出了“微而彰,婉而丽”的要求,可见他对民歌学习的态度。下面我就以他的《长干行》《静夜思》《子夜吴歌》《荆州歌》等诗为例,来谈谈自己对李白这类诗歌的一点认识。
  首先,在表现手法上,李白学习民歌,取得了很大成就。
  与整齐韵律诗、绝句不同,李诗受民歌影响,句式自由、灵活,一诗之中每句字数亦不尽相同,长与短全凭抒情的需要而安排,不拘一格。如《荆州歌》与整齐的对偶句(双句)不同,全诗五句,音节自然流畅,情感抒发一泄而下,自然天成。这首诗是他学习荆州民歌的杰作,梁简文帝《荆州歌》里有“纪城南里望朝云,雉飞麦熟妾思君”句,李白《荆州歌》由此演化而来,但内容更为深广,人物形象鲜明得多,形式上也更为自由舒展,颇具民歌风味。《长干行》容量较大,诗人用了乐府民歌的表现手法,叙述得条理分明,用的是“十四”、“十五”、“十六”的时间顺序,以第一人称口吻娓娓写来,民歌味很浓。《长干行》是乐府古题,李白继承了古辞的传统手法,以“妾”的口气叙写爱情,但内容却是全新的。长江下游,商业经济极为发达,年轻的商妇在别离的岁月中,通过对自己童年及婚后的甜蜜、别后的痛苦回忆,表达对幸福的爱情生活炽热的向往和追求,通篇是少妇自白。这种对民歌在形式上的学习与内容上的“创新”,表现了他高超的诗歌技巧。《子夜吴歌》与乐府民歌亦有源渊,《子夜吴歌》本是乐府民歌的一类,它产生在以建康为中心的长江下游地区,内容多写女子思夫的哀怨之情,形式为五言四句。李白是学习民歌的能手,他的一组《子夜吴歌》,分春、夏、秋、冬四首,写年轻少妇一年四季的思夫之情,既保持了民歌风味,又加以创新,变为六句,成为乐府诗歌的珍品。
  除了在形式上的革新与发展,李白还长于学习民歌比兴的表现手法。“比兴”手法,在我国文学作品中可谓源远流长,从《诗经》的“关关雎鸠”到《离骚》的“香草美人”,可以说“比兴”手法是中国诗歌特别是民歌艺术的基本特点。加之李白又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谙熟祖先留下来的宝贵艺术财富,对“比兴”手法自然是手到擒来,运用自如。《静夜思》以月光起兴,引起故乡之思,使读者陷入沉思,展开遐想,产生缠绵而渺远的情思,引起人们的心理共鸣。《横江词》言浅意深,以江波之险,写诗人的坎坷经历,人生如过横江,下面是滚滚波涛,一不留神就会被大浪冲走;“不可行”透露出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寄托着作者心灵深处的难言苦痛,“比”的手法渗透其中。《长干行》中比兴手法的运用更为出色,“八月蝴蝶来,双飞西园草”。“双飞蝴蝶”在中国文学中喻夫妻相爱者甚多,而以“瞿塘滟灏堆”设想丈夫远行中的风渡之险,以“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写行旅之苦!可谓情深意切。年轻商妇的别后相思之情生动鲜活地表达出来。
  民歌中的“复沓”章法,在李白诗中亦有表现,《蜀道难》中诗人创造性地继承了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形式,主旨句三次出现:开头、中间、结尾各出现一次。但这并非简单的重复,因为它每出现一次都给读者带来新的启示,由此形成了以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使人产生一叹之不足而至于再,再叹之不足而至于三的感受。这样的章法可谓灵活巧妙,正如沈德潜所说:“笔阵纵横,如虬飞蠖动。”一咏三叹,意味深长,将“蜀道之难”的感受概括无余。
  铺成排比是民歌的又一特点,《蜀道难》中写蜀道之难,作者说蜀道是“鸟道”,是“天梯”,“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高可“扪参历井”,“连峰去天不盈尺”;险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社会环境是“磨牙吮血,杀人如麻”。作者从高、从险、从乱人手,极力铺成,描绘出一幅千奇万险的画面。
  以上都表现了李白在表现手法上对民歌的学习创新。
  其次,李白还把许多方言、口语写进诗里,使诗作既富口语化特点,又具浓郁的地方色形。如《横江词》其一“侬道”、“一风三日吹倒山”,其五“郎君欲渡缘何事”等,以方言入诗,长江下游的语言风格跃然纸上。《长干行》中“妾”的自称,“千唤不一回”句,都极富口语化。《江夏行》则有南朝民歌“南曲”的情调,“不如轻薄儿,旦暮长相随”,“悔作商人妇,青春长别离。”《宣城见杜鹃花》中“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句,运用了生动的口语,饶有民歌的风味。这些足以说明李白对民歌语言及各地方言的学习运用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总之,一代诗仙李白,以其在表现手法、语言等方面对民歌的学习和创新,使他的诗歌更加绚丽多彩,令人陶醉,让历代文人为之倾倒,为之叫绝。他的诗,已成为诗国里一面永远高扬的旗帜。
  
  单位:甘肃通渭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