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语文教师应该忙些什么

作者:袁聪莲




  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忙些什么?语文教师到底在忙些什么?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令人深思的现象之一:语文课堂的无目标倾向
  案例:《木兰诗》中木兰形象的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后交流。
  生:木兰是一个英勇善战,坚强、孝顺,不贪利益,热爱祖国,万人景仰的巾帼英雄。(教师板书相应词语)
  几个学生为木兰是否爱国展开了争论。
  生1:我不太理解热爱祖国,她只是替父亲去从军。
  生2:如果她不爱祖国,就不会替父亲去从军。
  生1:如果不去,父亲会被抓。
  生2:父亲老了,可汗会理解。
  生1:那个社会,谁来理解你。
  生3:如果不热爱祖国,不全心力战,就不会胜利,如果木兰不热爱祖国,她会去出谋划策吗?
  生4:如果她偷跑回家,父亲会遭殃。
  师:同学们相持不下,可保留自己的意见。不过第二单元提到爱祖国就是爱身边息息相关的人、事物,所以老师认为文章虽没有直接点明木兰爱祖国,但她还是爱国的,不过这是老师个人的意见。
  ……
  生:我认为木兰做尚书郎是为了她的身份不被识破,这是一种软弱自私的行为,因为做尚书郎可以更好地为百姓服务,这是她不爱祖国的表现。
  师:同学们刚才的讨论很激烈,因为时间关系,咱们班会课再讨论。
  ……
  说实话,听了这堂课,我心里很难受,不仅原来心目中那个英姿飒爽机智勇敢的女英雄木兰形象被同学们击得千疮百孔,更主要的是因为该教师的课堂教学毫无目标可言。很显然,该教师为了落实课堂教学环节,而忽视了应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落实的教学目标:通过讨论让学生学到些什么。
  这是一个已有五年教龄的老师的课,作为一节教研课,该教师已试教了好几次,缘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不得不牵涉到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教教案。在课改呼声一浪高于一浪的今天,教师不写教案,上课拿着教参,讲到哪儿算哪儿的情况虽已少见。但那种备课时,文本读得少,教参教案看得多,或拿本教案集,上课时照搬照抄,从不考虑别人为什么把这一些定为教学目标,把那一些定为教学重难点,此教案的设计好在哪里,还有哪些不足的现象还比较常见。因为在备课之时并没按“三个维度”的要求考虑过教学目标,更谈不上考虑教法选择怎样落实自己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的无目标倾向,直接影响了语文教学的效益。
  令人深思的现象之二:忙碌而低效
  其实,上面的那位语文老师是敬业的,一心埋头于工作。就像这位老师一样,语文老师无疑是学校最忙碌最敬业的老师。这边得备课上课,那边得落实背诵默写;这边学生作文得面批,那边学生周记里反映的问题得处理;这边得落实课堂内容提高学生考试成绩,那边又得挤出课时让学生看书积累,发展阅读能力。学生的学习抱有很大的功利性,他们忙啊,只好拼命压缩语文学习时间,自认为只要不放弃语文已对得起自己和老师。他们可以把英语单词抄得漂漂亮亮或把数学作业做得准确无误,却把汉字写得龙飞凤舞把生字抄错;没时间写作文,干脆抄一篇,作文选那么多,总能逮个老师没见过的。生字生词不落实不行,语文知识不积累不行,课不上细不行,作文不改不行。于是语文老师抱着广种薄收的心态,没时间看课外书,上课让他看;明知学生抄袭作文,心想抄总比不写好嘛……于是语文老师整天忙得马不停蹄口干舌燥,收效却甚微。
  上面谈到的问题并非危言耸听,这种现象确实每天在我们身边发生。尤其是农村师资薄弱学校,课堂效益低下的情况还比较普遍。看来,要把在夹缝里生存的语文拯救出来,要让自己忙而有效,语文教师得从语文课堂下功夫。
  对策——语文老师该忙些什么
  近来,关于怎样上好一堂课,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的讨论越来越热烈,言辞越来越切中肯綮,理论越来越高深,读后如饮醍醐。但是,我国教育资源、师资分布极不均衡,尤其是部分农村中学,很多语文教师并非科班出身,且缺乏有效的培训体制,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我想如果能站在实用的角度,站在农村薄弱学校的角度,站在规范的角度,去探讨教师该把时间花在什么地方,去指导一线老师该怎么做,可能更有实际意义和价值。
  思考一:备课时忙些什么
  1、读懂文本。读懂文本是备课的第一要务。学术界对现时的语文课堂提出批评,认为教师是在“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事实上,语文教学存在着一种比教教材更可悲的现象:教教案或教教参。有的教师或因时间的关系或因习惯,备课时匆匆看几遍课文,马上找教参,把教参当作读懂课文的拐杖。教师没有读懂文本,或对文本没有自己的见解,或自己没有读懂文本的经历,是指导不了学生去解读的,那么阅读过程根本成不了学生、教师与文本的对话过程。可以肯定这样的语文课学生是学不到东西的,因为教师自己只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平常我们都要求学生拿到书本后,多读几遍,想一想:我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我不懂,对哪些问题我还有哪些不同看法。事实上,老师也应这样做。说实话,教材中的有些选文或语文深邃,或理论深奥,或底蕴深厚,初读时确不易懂,如《恐龙无处不在》、《敬畏自然》等,作为教师,初读时碰到不懂的地方,就应勇敢地扔掉教参、教案等拐杖,反复咀嚼,细细品读。从一篇课文做起,直到能读懂整套书,甚至更多的选文为止。另外,有的选文看似文字浅显,但其中蕴味,作者遣词造句的技巧,确应反复品味,才能领略其中的妙处,如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中的“天上的明星现了”“现”与“亮”之辨别,“请看哪朵流星”中为什么用“朵”做量词,几个“定然”是蕴含人与诗人怎样的感情倾向等。教师必须反复吟诵,读出点自己的东西来,才能叫读懂文字,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
  2、拓展知识空间。“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新课程对教师的知识储备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新教材中入选了许多新的课文,即使是从教多年知识丰富的老教师,有关教材所牵涉到的文化、艺术、科学、哲学等等知识,并不一定全懂。如不知道《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中涉及到的科学知识想把这篇文章讲清楚都难;不了解宗璞的人生历程是理解不了她那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深深感叹的;不清楚托尔斯泰的伟大心灵要想真正读懂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简直有点痴人说梦。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尽可能地查寻教材资料,拓展知识空间,加深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引领学生阅读,提高课堂的效益。
  3、关注学情。有的教师,看到名师教案,常不假思索加以搬用,殊不知这只是低级的“东施效颦”,要知道,每个班级的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优秀的教案并不适合所有的班级。教师制订教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如学习知识储备,学习习惯等因素,确定应教些什么,学生应学点什么,学生的学习要达到怎样的程度,选用哪种学习方式才能达成这个目标。
  思考二:上课时干些什么
  教师精心编制教案,胸有成竹地走进课堂,可以有效地防止课堂教学的无目标倾向。为了达到更佳的课堂效果,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时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关注各层面学生的参与度。课听得多了,也常发现有些语文课堂看起来热热闹闹,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但学生真正参与学习的面并不广,学到的东西也不多。教师要把自己的目光投向每个学生,关注各个层面的学生,让他们都动起来。尽可能地激发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照顾中下学生,不让他们因懒于思考或思维不灵敏而失去深入思考的机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