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作者:刘金慧




  语文是最开放的学科,只有让全体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做学习的主人,才能真正撼动学生的心灵。语文教学中我愿与学生一起成长,共同发展。
  
  一、对教材的取舍和开发
  
  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在教学中,我们只能凭借,不能死守。”每学期教材发下之后,我首先把选择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他们自己对教材进行取舍,剩下的篇目提倡个性化阅读。传统教学总是希望通过这些经典范文反复嚼烂、揉碎,提高语文能力,实践告诉我们这根本做不到。因为语文的外延是和生活相等的,学生阅读积累中的好素材也可拿来欣赏。我经常向学生推荐当代精品,例如余秋雨的优美散文,毕淑敏的生活感悟文等。只有放开眼界,方能引得源头活水来。
  
  二、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作为语文教师,我只想做学生的向导,朋友、同学,与学生一起成长。有人说过,一位老师如果不能从学生身上学到东西,也不是一位好老师。这一点我感触很深。例如我们在课前搞了“五分钟演讲”活动,这时我首先指导学生说,站在讲台上就是一次塑造、展示自己的机会,于是学生倍加珍惜。可是开始时,学生总是讲大话空话,我又引导学生说,阅读中的真实感受、独特体会是读书的最高享受。学生逐渐找到了感觉,另外我也走到学生中去,给予学生必要的点拨,和学生一起读书,一起交流切磋。
  
  三、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不搞程式化
  
  传统教学所谓的“完美”课也就是以教师为中心,一切都在老师控制掌握之中,标准答案只一个,无须奇思妙想,这样就扼杀了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实际上语文教学,犹如在辽阔无垠草原上放牧,马鞭一响,万马奔腾,学生的思维就像春天飞絮,漫天飞舞。这就要开启学生思想闸门,让他们的心灵获得自由,充分展现学生才华和个性。我经常鼓励学生,大胆走上讲台,开展“我来设计一堂课”活动。在欣赏陶渊明《归园田居》一课时,课堂上有人展示了一幅“田间幽曲”图;有人进行了配乐美读;喜欢阅读积累的学生,背诵了陶渊明的其它作品,鉴赏能力强的学生谈出了作者的人生志向,并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令我激动。我又一次体会到潜藏在学生心底的能量,这难道不是语文老师所期待的收获吗?
  总之,语文教学必须为学生创设自由学习的舞台,开拓自由发展的新天地,就必然会带来学生的激情和丰收的喜悦。
  
  单位:河北丰宁县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