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范文仿写的形与神
作者:王全钧
可见,学习别人的文章,一定要先分析领会原作的精神实质,把别人的东西化为已有,才能在写作中做到天衣无缝,绝不能死搬硬套,以致于露出蛛丝马迹。
另外,还需说明的是凡美好的东西,并不都是值得学习的,在这个人身上是美好的,在别人身上未必是美好的;在这个时代是美好的,在另一时代不见得是美好的。美是要因人而美、因时而美、因地而美的。就以“东施效颦”为例,皱眉在西施是美的,但在东施则是丑的,这就告诉我们,学习别人的东西,还要分析自身的情况,特别是表现在作品中的艺术风格,更不是任何人都能学得成的,在一定程度上还要受到个人的生活阅历、个性特征、创作经验等方面的影响。再是“文贵创新”,学习人家的目的是能创造出新意,如果一味照抄,那只能说是陈词滥调,令人生厌。记得有人说过,第一个把女人比作鲜花的是天才,第二、第三个再说是愚才与蠢才了。农谚云:“好话没有三句可以讲,好曲没有三句可以唱。”这些都说明了老调重弹、人云亦云是不可取的,更何况名家名作众所周知,你再来个“朋友,你到过××吗?”或者是“朋友,当你听到过这段故事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这岂止是重弹老调,简直是卖弄风骚,怎么能吸引人呢?
综上所述,范文必须学习,先仿作然后才能有创作。编者之所以选编了名家名作,一方面固然是为了使得同学们通过学习课文,进而掌握语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但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通过分析范文、理解范文,进而模仿范文进行写作,培养写作能力。范文不能不仿,但不能硬仿。
单位:浙江宁海风华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