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试论语文教学中的调控

作者:沈中尧




  知识传授注重系统性,能力培养讲求操作性,这是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深入探究的问题,但语文学科知识构架的网络化特点和能力表现的意会性特色,又使这种系统性和操作性具有了与其它门类学科并不完全相同的方向、量次、限度、势态和关联,加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见《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的整体序列有一个更为具体深切的了解和认识。
  
  对“序”的再认识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我们可以把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划分为三种类型:一类,内涵清晰外延分明,属白色系统;二类,内涵不清晰但外延分明,属黑色系统;三类,内涵清晰而外延不分明,属灰色系统。语文教学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无论是知识还是能力,大多应列入灰色系统的范畴。且不说阅读和作文中普遍存在的“亦此亦彼”现象,就连对一字一词有关形、音、义的认定,也绝不是简单的“非此即彼”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内涵已明确的词义或句意,其外延也往往呈现出一种开放的态势,至于那些涉及更多要素的语言综合表达和运用,则不必说了。所以,在整个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尽管教学大纲、教本教材皆有一个基本固定的知识框架和能力构建,但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其模糊性、自主性的状况却是普遍存在而又有其相对合理性的。问题的关键是,在这种看似零散、混乱的教学中是否蕴含着完形的程序和规律。
  首先,应当充分认识语文教育中整体必须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性要求,懂得由部分到整体并非简单的堆积,而是一个由知识提升为能力的过程。防止肢解大纲和教材,不加处理地把大纲和教材中的知识点和课文一点点搬到课堂上塞给学生。要从整体出发考察各个局部,再把各个局部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来研究整体。从基础知识、综合阅读到文章写作的排列,只是一种次序的必然,其彼此渗透相互制约的特点,又必定使各个部分扩大其外延增加其功能。尤其是随着课程设置、教材编排的新一轮改革,根据淡化工具性注重人文性的要求,对语文的知识序列,理应有更为综合而又多元的思考。
  其次,语文学科无论从知识到能力,还是由认知到情意,其分类构建的序列或体系都是网络型的,不但界限不分明、不清晰,而且重合、交叉的现象比比皆是。序列中过渡界限的不明晰,使语文教学过程中的知识量化和能力测评都变得更为复杂。语文教学中大量存在的前面讲过了后面又讲的重复现象,无不与之相关。若要真正把握这种看似有“序”实则无“界”的特点,不但需要认知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而且需要把握点线间相关相融的内核。特别是在借助课本和读本实施听、说、读、写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有链接和辐射的意识,努力把总体的绝对不分明化解为部分的相对分明。
  教学应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而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所独有的内涵有序外延无级的特点,又决定了教学中必须有所调控。
  
  在“应该”中求“必须”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是由地位和责任所决定的。教师应该在听、说、读、写诸方面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学生则应该同步掌握相关的知识和具备相应的能力。而要使这一对“应该”真正合乎教与学的规律,真正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就必须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以顺乎语文教学知识构架、学生实际和教材编排为出发点,以实现学生整体素质水平到位为终极点,对教学的内容、方式、次序、情绪、气氛等进行有效的调控。
  语文教学本来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如果机械地照本宣科,读了第一课读第二课,教完第一册教第二册,并且“8项全能”一贯制,即课课都少不了“文体文题、作者情况、内容背景、重点词句、段落层次、中心意义、特点手法、作业练习”的介绍、分析和检测,就会使教学的程序凝固化、公式化,既阻遏了教的创造性,也扼杀了学的积极性,进而使教学对象的思辨能力不能健康地发展。因此,必须充分认识语文教学特有的“综合性与交叉性强”、“应变性和灵活性大”的特点,在完成教学计划、教学任务的过程中,防止简单的线性次第。在充分兼顾目标、对象、内容的前提下,必须对各教学环节的组成部分及序列安排作必要的调控。与此同时,也还必须考虑对某些教学的内容作必要的反复或加深。
  语文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能与语文教学“文道统一”的原则,必须经由具有信息媒体作用的语文教材来加以实现。基于此,语文教师就应该也必须通过这一媒体,根据教学的全程目标和阶段目的,结合学生原有的基础和现实的情态,定向、酌量、审度地择取、编排、组合语文教学多方面的信息,使教学的流程成为有所调控的流程,使调控的教学真正纳入流程的教学。要想完全做到这一点,语文教师还必须努力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相关门类的科学知识,必须不断提高诸方面的素养和实际教学的能力。只有当我们真正通晓了语文知识的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之后,才能作出科学的定向和编排;只有当我们真正明确了语文知识各个部分的容量大小及关键所在之时,也才能进行恰当的酌量与择取;只有当我们真正谙熟了语文知识的特质和效能之际,也才能准确地审度和组合。这是必须的,也是可以的。
  
  从“必须”到“可以”
  
  实际上,任何一位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实施过调控,只是这种调控很多情况下注重的是眼下的教学而不是长远的发展,但它毕竟传达了这样一条信息——在语文教学中,是可以实施调控的。
  充分认识调控在整个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可以增强我们实施调控的自觉性。
  根据大纲要求、教材内容、学生现状,对阶段性教学实施调控,可以更为明确教学行为的目的所在,经课堂教学、学生反应、练习检测的多点反馈之后,再依照这些信息来调整、校正自己的教学行为,保证下一步的教学更趋向于某种预定的目标。这种师生间从调控到反馈、依反馈再调控的操作,实际上是一种双向往复的信息输出与输入,它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进行。无论是删繁就简还是补充加深,无论是改变节奏还是变换方法,只要及时调控,就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充分认识调控在知识转化为能力中的作用,可以提高我们对调控终极目的性的认识。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认定工具性是语文学科最基本的属性,但却忽略了“工具”与“能力”并非同一概念关系,教学中也就零散或成套地讲解有关的语文知识,并以循序渐进样样说到为准绳,表层平面的重复多,深层立体的思辨少。结果学生对语文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更不知如何然,大有一种“无为而治”的趋势,重视语文的程度随年级增高而递减也就在所难免了。
  调控是为了发展,亦进亦退皆相宜。语文的工具性特点是客观存在的,但工具只是手段,能力才是目的。我们可以通过调控的方式,根据阶段和对象的不同,把知识性的工具与运用性的能力重新加以分解组合,形成“全程有一套,阶段有道道”的教学机制,并在阶段与阶段间以及个体的阶段中设置可调控的枢纽,让知识纳入能力发展的轨道。让能力的列车载着知识前行,教师则是调控车速车载的司机,到何处为一站,拉哪一类乘客,载什么样的知识,朝下一个什么能力站点进发,全在调控之中了。
  充分认识调控全方位和随机性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可以进一步优化调控的效果。
  全程调控方向,阶段调控容量,这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两大调控。因为任何事物的运动都会受到方向的制约或引导,加上语文教学本身特别是语文教材的内容,年级与年级之间往往没有明显的教学阶段标志。这就需要我们在掌握教学大纲要求,了解学生多方实际的情况下,再依据教材来确立适当的教学点、水平线和教学角度。对方向,可以作“纵”和“横”的调控,既可以按照教学的步骤和环节,层层推进,也可以在某一个设定的步骤和环节上,铺陈扩展。这中间,调控好阶段的量又是如影相随的,既不能笼统地提“精讲多练”,也不应含糊地说“举一反三”。而应当参照教学环节中的诸多因素(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条件、教学时间)来调控诸多的量(课时、自读、讲解、训练、待析)。
  适时调控和顺情调控是语文教学中最普遍又最速效的调控。运筹于备课,决胜于课堂,是语文教学至关重要的两大环节,而备课中所实施的全程调控与阶段调控,只有在课堂教学中产生了效应才算到位。实际情况是:教学前的准备,无论如何全面周密地利用了诸多的信息,只要一进入教与学的实体,都会发现备课中对信息的择取仍有不尽完善之处。此时,及时加以调控往往能拾遗补缺、修正完善,使课堂教学快速进入良性循环之中。这种顺乎教学实情所作的即刻调控,可以在两节课之间进行,也可以在一堂课之中发生。只是其要求调控者必须具备“心中有全程,调控不脱节”的意识,并且具有前瞻后顾、进退自如、深浅互补的能力。
  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是强调应用,但这种运用又绝不是机械式的工具,而语文学科所渗透着的浓厚的意识形态和丰富的艺术内涵,又决定了语文的教与学都不应急功近利,也不可顺其自然。面对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顺应语文学科的认知规律,在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必须构建调控的观念,优化调控的操作,从而整体提高语文教与学的素质水平。
  
  单位:江苏南京市第五中学